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85|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章立凡:漫长的1984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5-18-2009 18:19: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一个多月来,告密的话题从纸媒到网络持续发酵,令人想起2006年的奥斯卡获奖电影《窃听风暴》(又译《他人的生活》);这部电影选择了1984年作为时代背景,又使人想到乔治.奥威尔的著名小说《1984》。

  《1984》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温斯顿的住所的每一层楼,都有一幅画着很大脸庞的招贴画凝视着。你不论走到哪里,画面中的眼光总是跟着你。下面的文字说明是:“老大哥在看着你”。

  无独有偶,《窃听风暴》画面中1984年的东柏林,每一次开头字幕出现的是“公开化无处不在”。这个“公开化”,意味着公民的隐私完全暴露在当局的视野中。秘密警察监控着全东德的百姓,他们的任务就是窥探“他人的生活”中任何一个细节,收集情报并分化瓦解可疑的组织。

  作为冷战时期情报战的前沿阵地,东德在前苏联情报部门的帮助下,于1950年4月组建了秘密警察机构“斯塔西”(stasi),它是前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中最强大和最有效率的情报机构。这位“老大哥”“无处不在”,东德1600万人中,有600万人被其建立了秘密档案,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据披露:“斯塔西”1959年大约有1.3万人,1973年为5.3万人,1989年达到了9.1 万人,东德每180人中就有一人从事情报工作。作为正式编制的补充,还有10.9万到20万的签约情报人员。当时苏联安全部门的工作人员为48万人,与全国人口的比例为1:595;捷克情报部门人数为1.8万人,与全国人口的比例为1:867;罗马尼亚为1:1553,波兰为1:1574。

  1989年“柏林墙”突然倒坍后,前东德国家安全部部长埃里希·米尔克指挥秘密警察们销毁档案。由于数量太多且没有足够的碎纸机,米尔克下令用手工撕毁。经昼夜奋战,4500多万张A4纸被撕成6亿多个碎片,装在16350个袋子里,准备运到一个采石场焚毁。这时,民众冲入了“斯塔西”总部,大部分文件被保存下来。这批档案如果横排,可长达180公里。

  1990年德国统一后,国会对处理这批档案颇费踌躇。一些议员认为,档案的内容太具爆炸性,建议烧毁;另一些人则出于社会安全的考虑,主张封藏若干年或经处理后部分公开。在大量受害者的坚持和来自前东德的议员们推动下,国会终于通过法案,解密了这批秘密档案,每个被迫害者都可以去查阅自己的卷宗。

  解密法案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冲击波,受害者们发现:除了警察和官员外,告密者中还有好友、近邻,甚至最亲近的丈夫、妻子、父母、子女。每天都有历史创疤在媒体上揭开,面对旧体制的黑暗与恐怖,人们先是震惊,然后陷入精神崩溃,大量家庭因之解体,还有人因无法面对被自己出卖的亲人而自杀,社会濒于休克状态。被揭露的专业或业余线民遍布各行各业,其中不少人曾是最受尊敬的东德人士,一些政治家、大学校长、主教、作家、艺术家、体育明星、教师等,顷刻间名誉扫地,不得不退隐江湖,其中包括东德基督教民主党领袖、第一位非共产党总理麦西尔。

  女议员维拉发现,女议员维拉发现,案卷中一份报告详尽描绘了自己私生活的细枝末节,线民就是与她生育了两个孩子的丈夫,两人因此离婚。人权活动家帕皮斯从档案中得知,警方有计划地摧毁他的婚姻和家庭,鼓动他的儿子反对他,以教育机会和金钱利诱他的妻子离婚,甚至使用了“美男计”。秘密警察曾派女人去勾引主教艾格特,用匿名信散布他鸡奸男童的谣言,还指使医生假造病情,提供抑制精神的药品以破坏其健康……

  德意志民族以思维缜密和勤勉敬业着称,“斯塔西”继承了这一传统,将自己的工作彻底“科学化”。每个公民都可能成为假想的“敌对势力”,私人空间被肆无忌惮地入侵,搜集到的所谓“情报”几乎无所不包:从男女间的调情话语,到每星期倒几次垃圾、工具存放何处,买了何种口味的香肠等等;摄像机被安装在公共厕所,逐日检查其中的图像。无所不用其极的监控手段,文牍主义的无聊和弱智,透露出极权体制的极度不自信,完全陷入了病态的恐惧中。

  自1991年后的16年间,德国官员以“智力拼图”的方式,手工处理了350袋档案碎片。按照这个速度,要几个世纪才能处理完全部档案。2007年,德国政府决定斥资630万欧元,利用新开发的软件技术将这些碎片拼凑起来。软件的设计者声称,如果进展顺利,工作将在5至6年内完成。

  在公民的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之前,“1984”不会结束。一个集体共犯全民互害的体制,其创造者是人,执行者也是人。历史深处的个人罪孽,不会因体制的消亡而免责;在历史的审判面前,宽恕当然是必要的;但灵魂的罪错,要先有忏悔才谈得上救赎。惧怕揭开历史创疤,将责任推给体制,都是没有担当的懦夫。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5-18-2009 18:19:51 | 只看该作者

章立凡:漫长的1984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一个多月来,告密的话题从纸媒到网络持续发酵,令人想起2006年的奥斯卡获奖电影《窃听风暴》(又译《他人的生活》);这部电影选择了1984年作为时代背景,又使人想到乔治.奥威尔的著名小说《1984》。

  《1984》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温斯顿的住所的每一层楼,都有一幅画着很大脸庞的招贴画凝视着。你不论走到哪里,画面中的眼光总是跟着你。下面的文字说明是:“老大哥在看着你”。

  无独有偶,《窃听风暴》画面中1984年的东柏林,每一次开头字幕出现的是“公开化无处不在”。这个“公开化”,意味着公民的隐私完全暴露在当局的视野中。秘密警察监控着全东德的百姓,他们的任务就是窥探“他人的生活”中任何一个细节,收集情报并分化瓦解可疑的组织。

  作为冷战时期情报战的前沿阵地,东德在前苏联情报部门的帮助下,于1950年4月组建了秘密警察机构“斯塔西”(stasi),它是前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中最强大和最有效率的情报机构。这位“老大哥”“无处不在”,东德1600万人中,有600万人被其建立了秘密档案,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据披露:“斯塔西”1959年大约有1.3万人,1973年为5.3万人,1989年达到了9.1 万人,东德每180人中就有一人从事情报工作。作为正式编制的补充,还有10.9万到20万的签约情报人员。当时苏联安全部门的工作人员为48万人,与全国人口的比例为1:595;捷克情报部门人数为1.8万人,与全国人口的比例为1:867;罗马尼亚为1:1553,波兰为1:1574。

  1989年“柏林墙”突然倒坍后,前东德国家安全部部长埃里希·米尔克指挥秘密警察们销毁档案。由于数量太多且没有足够的碎纸机,米尔克下令用手工撕毁。经昼夜奋战,4500多万张A4纸被撕成6亿多个碎片,装在16350个袋子里,准备运到一个采石场焚毁。这时,民众冲入了“斯塔西”总部,大部分文件被保存下来。这批档案如果横排,可长达180公里。

  1990年德国统一后,国会对处理这批档案颇费踌躇。一些议员认为,档案的内容太具爆炸性,建议烧毁;另一些人则出于社会安全的考虑,主张封藏若干年或经处理后部分公开。在大量受害者的坚持和来自前东德的议员们推动下,国会终于通过法案,解密了这批秘密档案,每个被迫害者都可以去查阅自己的卷宗。

  解密法案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冲击波,受害者们发现:除了警察和官员外,告密者中还有好友、近邻,甚至最亲近的丈夫、妻子、父母、子女。每天都有历史创疤在媒体上揭开,面对旧体制的黑暗与恐怖,人们先是震惊,然后陷入精神崩溃,大量家庭因之解体,还有人因无法面对被自己出卖的亲人而自杀,社会濒于休克状态。被揭露的专业或业余线民遍布各行各业,其中不少人曾是最受尊敬的东德人士,一些政治家、大学校长、主教、作家、艺术家、体育明星、教师等,顷刻间名誉扫地,不得不退隐江湖,其中包括东德基督教民主党领袖、第一位非共产党总理麦西尔。

  女议员维拉发现,女议员维拉发现,案卷中一份报告详尽描绘了自己私生活的细枝末节,线民就是与她生育了两个孩子的丈夫,两人因此离婚。人权活动家帕皮斯从档案中得知,警方有计划地摧毁他的婚姻和家庭,鼓动他的儿子反对他,以教育机会和金钱利诱他的妻子离婚,甚至使用了“美男计”。秘密警察曾派女人去勾引主教艾格特,用匿名信散布他鸡奸男童的谣言,还指使医生假造病情,提供抑制精神的药品以破坏其健康……

  德意志民族以思维缜密和勤勉敬业着称,“斯塔西”继承了这一传统,将自己的工作彻底“科学化”。每个公民都可能成为假想的“敌对势力”,私人空间被肆无忌惮地入侵,搜集到的所谓“情报”几乎无所不包:从男女间的调情话语,到每星期倒几次垃圾、工具存放何处,买了何种口味的香肠等等;摄像机被安装在公共厕所,逐日检查其中的图像。无所不用其极的监控手段,文牍主义的无聊和弱智,透露出极权体制的极度不自信,完全陷入了病态的恐惧中。

  自1991年后的16年间,德国官员以“智力拼图”的方式,手工处理了350袋档案碎片。按照这个速度,要几个世纪才能处理完全部档案。2007年,德国政府决定斥资630万欧元,利用新开发的软件技术将这些碎片拼凑起来。软件的设计者声称,如果进展顺利,工作将在5至6年内完成。

  在公民的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之前,“1984”不会结束。一个集体共犯全民互害的体制,其创造者是人,执行者也是人。历史深处的个人罪孽,不会因体制的消亡而免责;在历史的审判面前,宽恕当然是必要的;但灵魂的罪错,要先有忏悔才谈得上救赎。惧怕揭开历史创疤,将责任推给体制,都是没有担当的懦夫。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5-19-2009 11:34:11 | 只看该作者

Re: 章立凡:漫长的1984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我听我美国同学说,中国政府雇有一百万人在监视互联网。
各位如果听说的,能否证明一下是否真实?哪里的来源?

【 在 bridged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个多月来,告密的话题从纸媒到网络持续发酵,令人想起2006年的奥斯卡获奖电影《窃听风暴》(又译《他人的生活》);这部电影选择了1984年作为时代背景,又使人想到乔治.奥威尔的著名小说《1984》。
:   《1984》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温斯顿的住所的每一层楼,都有一幅画着很大脸庞的招贴画凝视着。你不论走到哪里,画面中的眼光总是跟着你。下面的文字说明
: (以下引言省略...)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5-20-2009 05:09:20 | 只看该作者

Re: 章立凡:漫长的1984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据我所知,前不久政府在全国15个高校中招募了一批研究生充当“耳目眼线”,负责报告网络言论。该工作似乎和普通的网评员不同,被招募的学生在宣传部上班,拿工资,工作属于机密性质

【 在 BlueOrange (喵呜)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听我美国同学说,中国政府雇有一百万人在监视互联网。
: 各位如果听说的,能否证明一下是否真实?哪里的来源?
: 【 在 bridged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一个多月来,告密的话题从纸媒到网络持续发酵,令人想起2006年的奥斯卡获奖电影《窃听风暴》(又译《他人的生活》);这部电影选择了1984年作为时代背景,又使人想到乔治.奥威尔的著名小说《1984》。
: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5-20-2009 05:09:20 | 只看该作者

Re: 章立凡:漫长的1984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据我所知,前不久政府在全国15个高校中招募了一批研究生充当“耳目眼线”,负责报告网络言论。该工作似乎和普通的网评员不同,被招募的学生在宣传部上班,拿工资,工作属于机密性质

【 在 BlueOrange (喵呜)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听我美国同学说,中国政府雇有一百万人在监视互联网。
: 各位如果听说的,能否证明一下是否真实?哪里的来源?
: 【 在 bridged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一个多月来,告密的话题从纸媒到网络持续发酵,令人想起2006年的奥斯卡获奖电影《窃听风暴》(又译《他人的生活》);这部电影选择了1984年作为时代背景,又使人想到乔治.奥威尔的著名小说《1984》。
: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5-20-2009 12:38:43 | 只看该作者

Re: 章立凡:漫长的1984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哈哈。你是怎么知道的? 人传人?

【 在 楚狂接舆 的大作中提到: 】
: 据我所知,前不久政府在全国15个高校中招募了一批研究生充当“耳目眼线”,负责报告网络言论。该工作似乎和普通的网评员不同,被招募的学生在宣传部上班,拿工资,工作属于机密性质
: 【 在 BlueOrange (喵呜)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听我美国同学说,中国政府雇有一百万人在监视互联网。
: (以下引言省略...)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5-21-2009 07:25:40 | 只看该作者

Re: 章立凡:漫长的1984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我一个学生被招募了

【 在 BlueOrange (喵呜)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你是怎么知道的? 人传人?
: 【 在 楚狂接舆 的大作中提到: 】
: : 据我所知,前不久政府在全国15个高校中招募了一批研究生充当“耳目眼线”,负责报告网络言论。该工作似乎和普通的网评员不同,被招募的学生在宣传部上班,拿工资,工作属于机密性质
: : (以下引言省略...)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5-21-2009 07:31:50 | 只看该作者

Re: 章立凡:漫长的1984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那就是双面间谍了。。。

【 在 楚狂接舆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一个学生被招募了
: 【 在 BlueOrange (喵呜) 的大作中提到: 】
: : 哈哈。你是怎么知道的? 人传人?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5-21-2009 08:23:49 | 只看该作者

Re: 章立凡:漫长的1984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我告诉他,要是还想跟我读书,就别去玩政治;要想玩政治,就别跟着我念书
他想了想,说,还是要念书

【 在 Bullybird (金翅鸟)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就是双面间谍了。。。
: 【 在 楚狂接舆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一个学生被招募了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5-21-2009 09:00:20 | 只看该作者

Re: 章立凡:漫长的1984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这只是一份缺德的工作,谈不上玩政治吧。


【 在 楚狂接舆 (凤兮凤兮)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告诉他,要是还想跟我读书,就别去玩政治;要想玩政治,就别跟着我念书
: 他想了想,说,还是要念书
: 【 在 Bullybird (金翅鸟) 的大作中提到: 】
: : 那就是双面间谍了。。。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5-21-2009 07:25:40 | 只看该作者

Re: 章立凡:漫长的1984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我一个学生被招募了

【 在 BlueOrange (喵呜)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你是怎么知道的? 人传人?
: 【 在 楚狂接舆 的大作中提到: 】
: : 据我所知,前不久政府在全国15个高校中招募了一批研究生充当“耳目眼线”,负责报告网络言论。该工作似乎和普通的网评员不同,被招募的学生在宣传部上班,拿工资,工作属于机密性质
: : (以下引言省略...)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5-21-2009 07:31:50 | 只看该作者

Re: 章立凡:漫长的1984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那就是双面间谍了。。。

【 在 楚狂接舆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一个学生被招募了
: 【 在 BlueOrange (喵呜) 的大作中提到: 】
: : 哈哈。你是怎么知道的? 人传人?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5-21-2009 08:23:49 | 只看该作者

Re: 章立凡:漫长的1984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我告诉他,要是还想跟我读书,就别去玩政治;要想玩政治,就别跟着我念书
他想了想,说,还是要念书

【 在 Bullybird (金翅鸟)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就是双面间谍了。。。
: 【 在 楚狂接舆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一个学生被招募了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5-21-2009 09:00:20 | 只看该作者

Re: 章立凡:漫长的1984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这只是一份缺德的工作,谈不上玩政治吧。


【 在 楚狂接舆 (凤兮凤兮)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告诉他,要是还想跟我读书,就别去玩政治;要想玩政治,就别跟着我念书
: 他想了想,说,还是要念书
: 【 在 Bullybird (金翅鸟) 的大作中提到: 】
: : 那就是双面间谍了。。。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5-21-2009 07:25:40 | 只看该作者

Re: 章立凡:漫长的1984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我一个学生被招募了

【 在 BlueOrange (喵呜)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你是怎么知道的? 人传人?
: 【 在 楚狂接舆 的大作中提到: 】
: : 据我所知,前不久政府在全国15个高校中招募了一批研究生充当“耳目眼线”,负责报告网络言论。该工作似乎和普通的网评员不同,被招募的学生在宣传部上班,拿工资,工作属于机密性质
: : (以下引言省略...)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5-21-2009 07:31:50 | 只看该作者

Re: 章立凡:漫长的1984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那就是双面间谍了。。。

【 在 楚狂接舆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一个学生被招募了
: 【 在 BlueOrange (喵呜) 的大作中提到: 】
: : 哈哈。你是怎么知道的? 人传人?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5-21-2009 08:23:49 | 只看该作者

Re: 章立凡:漫长的1984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我告诉他,要是还想跟我读书,就别去玩政治;要想玩政治,就别跟着我念书
他想了想,说,还是要念书

【 在 Bullybird (金翅鸟)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就是双面间谍了。。。
: 【 在 楚狂接舆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一个学生被招募了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5-21-2009 09:00:20 | 只看该作者

Re: 章立凡:漫长的1984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这只是一份缺德的工作,谈不上玩政治吧。


【 在 楚狂接舆 (凤兮凤兮)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告诉他,要是还想跟我读书,就别去玩政治;要想玩政治,就别跟着我念书
: 他想了想,说,还是要念书
: 【 在 Bullybird (金翅鸟) 的大作中提到: 】
: : 那就是双面间谍了。。。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