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作者:梁文道 | 评论(6) | 标签:时事观点
四年前,南亚大海啸震撼全球。一时间,各国纷纷伸出援手,加上民间自发的募捐救助行动,结果创下了人类史上最大笔的善款数字,情景相当感人。然而,有过分冷静甚至冷酷的评论家不合时宜地在大家热透的头上淋冷水。当时就有这么一位专栏作者把大伙捐钱的行为比作中世纪的 “赎罪券”——花了钱,良心安稳了,于是天堂之阶的砖也就铺得更加踏实。这话听来可恨,但他却预示了一个刺眼的现实:许多国家允诺过的捐助在两年之后仍未兑现,一些捐了出去的物资款项则莫名其妙地不知所终;至于一般热情如火的媒体,终于也渐渐凉了下来。一般大众,要不是到了周年纪念日,更是不会想起四年前那幅巨浪滔天的可怖画面。因为那里不再出新闻。
大众媒体不只是我们认知社会的一面镜子,它还根据外在的条件限制与自身的逻辑决定了我们看待事物的方法。比方说 “事件”,对大部分人来讲,所谓事件就是新闻报道过的事。新闻出来了,事件就开始;如果新闻在逐步渐少,就意味着事件快要结束了。问题在于新闻事件并不完全对应活人的命运,往往电视上它形迹渐远,事件的主角犹自苦苦挣扎,悄无声息。例如“黑砖窑”。2007年最惊人的事件之一,如今看似尘埃落定,因为报上再也没有后续的报道;但当时失踪了的奴工真的全找回来了吗?有关责任人全受到彻底的调查和惩处了吗?
汶川地震是2008年最重要的新闻事件,它触发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民间自助运动。想当时,其实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志愿者,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真真正正是同舟共济。后来,我们陆续见到很多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听到不少温情脉脉的重建故事。于是我们很容易产生一种幻觉,以为这件事快要过去了,因为原来的悲剧逐渐转成喜剧,一切都朝着正面发展。
真相却是我们的“事件”结束了,灾民的日子才正要开始。春节将至,他们这年该怎么过呢?隆冬已至,大雪飘零,大家夏天送去的物资现在还够用吗?因为急切,有些断肢的灾民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做好完整的手术,每天拖着脚走路;因为一时间的冲动,有些孤儿曾经迅即被人认养,如今则带着残障的身躯,伤毁的脸孔,静悄悄地回到老家……预料中的心理阴影终于浮现,有人每晚恶梦,话说得越来越少。
还有人祸。根据国家审计署的数据,救灾工作里有十四亿人民币的缺漏。记得当时网民争议抗震物资和款项会不会被人挪用,有人认为:“这么大的事情,全国都盯着,谁敢乱动?”现在恐怕难免失望。
盯着,我们就是要持续盯着灾区。不仅仅是为了让重建的过程透明,不使任何人有可乘之机;更是为了守住半年前那股信念,不让它彻底燃尽。2008年,大家的情绪被点起来了;2009年,热血应该转换成冷静、绵密、细致的长期工程。爱心不是购买“赎罪券”,良心消费过后就万事大吉;它是种深沉的责任,承诺过的,终要实现;付出过的,要看着它开花结果。
电视新闻节目的主持人都有一句口头禅:“现在让我们来关心一下……”仿佛“关心”真的只有一下,一则新闻播完了,关心也就可以停止了。但是我们晓得,媒介的消费者和社会的公民是两回事,而汶川地震并不只是媒体产业制造出来的一种商品。
所以,当我们即将阖家团聚,欢度一年一度的春节时,不妨也把目光投向灾区同胞,为他们担忧,为他们祈福。或许我们的关切,能让他们的节日多几分温煦。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6个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