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http://www.nual.nagoya-u.ac.jp/branch-topix.html#shanghai
 
 以上名古屋大学校友会的资料显示:唐骏(タン ジュン)シャンダ・ネットワ
 ーキングCEO(1988年大学院工学研究科修了)
 
 非常奇怪的是,只有唐骏老师的名字后面被特别标明两个字---(修了),
 
 日语里面,毕业的话,称为“卒业”,“修了”的意思不是毕业,而是“学过了,学完
 了”,“修了”特别用来指那些没有取得学位的学习。
 
 如果硬要将“修了”翻译成中文的话,只能翻译成“进修过”。
 --------------------------------------------------
 
 名古屋大学校友会特别在唐骏老师的名字后面标注“修了”两个字,
 体现了名古屋大学的严谨。
 
 
 现在剩下唯一的问题了,
 
 请问唐老师,
 
 你能不能把你名古屋大学的硕士文凭亮给媒体看看啊?
 
 只要你有名古屋大学的硕士文凭,你就还是我的老师。
 
 提醒一下:
 
 请不要给我们看什么“修了证书”哦,
 
 我们要看的是“硕士学位证书”。
 
 ZZ 日本爆料震撼度不比美国差:唐骏“博士”的硕士学位有假
 发信人: leisteven (笑贫不笑娼的年代),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ZZ 日本爆料震撼度不比美国差:唐骏“博士”的硕士学位有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l  9 18:31:36 2010, 美东)
 
 而且在微软总部的经历全都是假的,本来是个底层的本地化项目统筹,我还在考古,考
 完了再报道。 日本的官方学历说法 http://33665307.at.webry.info/200906/article_6.html 唐駿。1985~90年まで名古屋大学に在籍。修士論文が通らなくてとても苦労したという。 唐骏原来是拿血卡的。
 
 血卡就是8*8的时候,美国大赦大陆出生刚好在美国的人,他们全部马上得到绿卡,因
 为是中国这里的人抛头颅洒热血,那帮公派的摘桃子,所以叫做血卡。唐骏 90年去美
 国的,血卡的截止日期是90年4月。这小子厉害,我一直都知道他的加州理工是假的,
 微软总部的经历也很多吹牛,但是假到他这个地步也厉害,神人也。还有那个专利也是
 假的,他说卖了给三星,有人查了这个专利属于大宇。不知道他有什么是真的?
 
 唐骏去美国是黑下来的,日本呆了5年没法毕业,就用B1签证到美国,黑下来,刚好等
 到大赦血卡。日本的网友爆料震撼度不比美国的网友差哦。
 
 http://www.nual.nagoya-u.ac.jp/branch-topix.html 这个名古屋大学学友会网站的中国人搜查的结果,唐駿 1988年大学院工学研究科修了 (没有学位证)工学部网站上查无此人
 
 继续报道,因为唐骏根本没有日本学位,去微软是靠造假日本硕士学位,而且他应征的
 是Windows日文本地化的职位,美国不方便在日本作跨国背景调查,所以得逞。 唐博士
 真是牛大发了。
 
 综合几个网站的微软老人所说,唐总在西雅图不过是个级别61(相当于普通的光杆经理
 )的小民工,后来派到国内,盖茨连他是谁都不知道,更加没有什么跟盖茨通话,发明
 唐氏编程这些东西,全都是子虚乌有。后来他派到中国的时候,其实是负责call
 center, 不是微软中国,因为研究院独立,销售部门也独立,他就是个搞技术支援的,
 在微软内部的地位很低。那个时候微软中国没有统一的架构,全都是分散的 matrix形
 式,那个微软中国总裁是他自己对着媒体封的。
 
 而对于唐骏来说,对自传的抱怨并不是昨天唯一的坏消息,这场对“打工皇帝”的质疑
 现在正进入墙倒众人推的境地。
 
 昨日下午,有自称微软中国前员工的人士给本报打来电话,抱怨说唐骏对其在微软的工
 作经历“喜欢夸大”。这位人士重新观看了2008年7月录制的《鲁豫有约》对唐骏的专
 访,节目中提到唐骏为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访华行程出谋划策、频频通话的细节。“
 可我觉得不太可能,唐骏当时所担任的微软中国总裁只是负责销售的总裁,他需要向微
 软大中华区总裁汇报,而后者再汇报给微软亚太区负责人,最后才到美国总部,有这个
 层级关系在,这个级别的管理者和比尔·盖茨都不可能有什么直接电话,最多只能发发
 邮件。”这位前员工感叹说,“我只是希望这位微软中国的前总裁更诚恳一些,他在节
 目中的夸张表现不太符合微软的文化。”
 
 
 
 --
 ※ 来源:.一路BBS http://yilubbs.com [FROM: 99.18.0.0]
 
 ※ 修改:.jprp 于 Jul  9 23:02:59 修改本文.[FROM: 99.18.0.0]
 
 ※ 修改:.jprp 于 Jul  9 23:11:16 修改本文.[FROM: 99.1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