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齐辉:为什么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发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3-16-2009 15:09: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为什么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发展? 2009-03-16 09:01
分类:默认分类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发展的原由,可以从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开山鼻祖亚当·斯密那里找到。

  在斯密看来,经济要发展,就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就是单位时间内的劳动产量。而要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劳动产量,首要因素就是要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熟练程度。而劳动者的劳动熟练程度的提高,直接取决于劳动分工和专业化。

  如何才能出现分工和专业化?这就取决于人口的密度。在一个人口密度大的地方,分工越细;在一个人口密度小的地方,分工越粗;在鲁宾逊一人世界,则根本不会有分工,所有的事都得鲁宾逊一个人干,所以效率极低,生存的幸福感也极低。在一个30人的村庄,可能只会分工出铁匠;在一个300人的村庄,就有可能分工出铁匠、剃头匠、酿酒师;在一个3000人的村庄,甚至还有可能分工出画师和乐工,分工不仅使人可以追求更好的物质享受,也可以追求精神享受了,人们生活的幸福感也因此大大提高。

  城市的经济发展比农村要好,就是因为城市的人口密度比农村要大。地广人稀的农村,市场规模太小,缺乏现代经济发展所必须的分工和专业化。所以,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农村出现人去屋空式的凋敝是必然的。对这种农村的凋敝发出哀叹,纯粹是一种浪漫文人的无聊。

  为什么会出现城市,科斯研究认为,企业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而形成的一种经济组织。借用科斯的理论,城市的出现亦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而形成的一种组织。其实,所有组织包括政治组织的出现,都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大到联合国、欧盟,小到某中学高三1班的班委会,概莫如外。

  城市如何降低经济发展的交易成本?就是电力、自来水、道路、通讯、学校、医院、警暑、法院这些公共产品被密度足够大的城市人口享用时,其使用的边际成本是逐渐降低的;同样,家电、服装、食品、商品房等诸如此类的私人产品,也因有足够多的城市人口消费而大大降低其生产和销售的边际成本。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北京海淀区一个不足5平方米的小书摊的营业额会比一个县城50平方米的书店的营业额还要多,甚至翻番,这就是人口密度的优势。

  当然,有人可能会问,印度有足够多的人口而经济为什么发展不甚理想呢?其实,在印度,人口密度大的城市,其经济发展的水平仍然要远高于地广人稀的农村。中国东部的经济发展远好于西部,东部的人口密度大也是重要原因。

  另外,人口密度大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但并不是唯一条件。经济的发展,最终还有赖于一套完善的产权制度尤其是对私有产权的保护制度。很多人口多的地方经济发展并不好,就是因为缺失一套对私有产权的保护制度。所以,在科斯提出的“交易成本”和“产权”的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了“产权学派”,并最终形成了现代的“新制度经济学”,是逻辑的必然。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