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波斯小昭:突然关心民主的“灰色人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3-15-2009 08:05: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波斯小昭:突然关心民主的“灰色人群”

[<div id="message1609737" class="t_msgfont">突然关心民主的“灰色人群”
波斯小昭 @ 2009-3-10 21:11 评论(5) 推荐(76) 引用通告 分类: 百花齐放,群魔乱舞



大卫是我的美国朋友,住在美国西海岸。埃乐克(美国人)是大卫的朋友,本在上海工作,如今可能正在回美国的飞机上。

“他(埃乐克)已经跟他的好朋友谈到你,介绍你,介绍你的文章给他们看。也谈到 Charter 08……他说他的朋友也对民主这个问题突然感兴趣。”大卫告诉我。

我以为埃乐克的朋友是美国人。“突然感兴趣?哈哈,你们身在民主中的人,当然平时是不会关注这个问题的。只有我们没有得到自由的人,才会关注自由和民主。”

“我相信大部分的上海市民会支持你!”大卫说。

这个我就不知道啦,上海市民没向我表态。“我们在台上演戏,为了我们自己的国家。你们外国人就在台下看戏吧。”我说。

“不!”大卫纠正,“他的朋友们是中国人!本来,他们不管政治,也没听过 宪..章 08。”

哦,你说的是埃乐克的上海同事啊。这些在外企工作、对公共事务漠不关心的白领们,“突然”开始关注起中国的民主问题来?好玩好玩。

我在想,他们真的是平时不关心、突然感兴趣的么?未必。



上次接受外媒采访时,我对美国记者说:“中国人从小就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说了不该说的话,就会惹来祸殃。”记者助理是80后中国女孩,听我此言,她立刻向记者点头认可:“我也是,我也从小就知道!”

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恐惧已经成为本能。因为恐惧,许多人从来不敢“表现”出对公共事务、对自身自由和权利的关心。因此你会看到一大堆面无表情、麻木不仁的中国人,除了三餐菜式、四季衣裳,似乎世界上就没有什么值得他关注的了。但是你知道他心里怎么想吗?你不知道。

在中国,有一些人公开表达民主立场,这既包括刘 晓波、冉云飞、傅国涌等知名人士,也包括我和我的博友们这样的普通人。也有一些人,公开表达了反民主立场,主要是一些竭力维持现状的官员和御用文人们,也包括想倒退回毛时代的左派们。

事实上,上述两类人的数量都很少。更多的人,从不“公开表达”,从来没有表现过任何政治倾向。我把这些的人称为“灰色人群”,他们面目模糊,观点空白,无声无息。他们占据了中国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充斥在写字楼的办公室里、机器轰隆的工厂车间里、广袤原野的农村田地里、店铺林立的街道里、甚至藏在垃圾堆旁的简陋棚子里。你只看见他们每天走在路上,可是你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他们的思想没有任何的外在表现。

一旦他们开始表现,会让你吃惊的。



正因为公开赞成民主和反对民主的人数都很少,所以,起决定作用的是灰色人群。他们支持哪一方,哪一方就会胜利。民主与反民主的双方都明白这个道理,但用以争取灰色人群的手段大不相同。

我有理由认为,灰色人群中,绝大部分会倾向于民主。无须更多论证,仅从每个人的自身需求出发,从人性出发,显然只有民主制度能够最大限度保证他们的权益。正如今年获得法国荣誉骑士勋章的汉学家玛丽·侯芷明教授所说:“七五年的时候,到了中国,我马上发现,总有一天中国会实现民主。因为我发现中国民众的基本要求和我们法国人的基本要求是完全一样的。”——这,就是前述埃乐克的上海同事“突然”对民主产生兴趣的心理基础。

目前,中国的反民主一方,主要手段是谎言加暴力。用谎言装扮现实,如“中国的人权比美国好五倍”、“中国的互联网是完全自由的”、“躲猫猫”、“林嘉祥是个好同志”之类,将地震、毒牛奶和屁民们一手掩盖;用暴力惩罚胡 佳、陈 光诚、刘晓波等,杀鸡儆猴,震慑灰色人群。惩罚是秘密的,因为见不得光;反对民主时要披上民主的外衣,因为民主二字人心所向。他们自知无力争取灰色人群的支持,所做的只能是阻止灰色人群加入到民主一方去。

民主一方的手段就是真相和勇气。用文字、图像来记录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真实故事,用有力的证据来质疑官方的美丽数据,用法律来论述公民的权益,用自己的勇气为别人做表率……美国总统欧巴马说:“对于那些依靠腐败、欺骗、压制不同意见等手段固守权势的人,我们提醒你们:你们站在了历史错误的一边;但只要你们放弃压迫,我们将伸手相助。”—— 那么,这些追求民主的中国人,就是站在了“历史正确的一边”。

有些朋友比较悲观,眼见得官方热衷于玩“打地鼠”游戏,民主人士冒出来一个就打一个,而灰色人群寂静无声,似乎并无觉醒的意愿,不免感叹“前途光明看不见,道路曲折走不完”。而我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当我遥望着那灰蒙蒙分不清轮廓的灰色人群时,我的心充满温暖。我知道,他们总有一天会睁开眼睛。

前些天在《读者》杂志上看到一篇《火烈鸟的启示》,摘抄几段与诸君分享吧:



      最近,我从火烈鸟的身上得到了一些启示。这些姿态高雅的鸟儿会以上千甚至更多的数量聚集成群。每到需要迁徙的时候,总有少数火烈鸟率先飞离湖面,拉开迁徙的序幕,然而,其他的火烈鸟好像并没注意到,于是这一小群火烈鸟又飞回到湖面上。

      可是第二天,这少数的先行者会继续进行尝试。这一次,更多的火烈鸟和它们一道起飞,然而绝大多数的火烈鸟依然是毫不在意。所以,这些先驱又飞了回来。

      这样的尝试要持续好多天。每次都有更多的火烈鸟加入飞行的大军,可终因大多数的火烈鸟依然没有注意到,大迁徙的计划一再搁浅。

     但有一天,情况终于改变了。和以前一样,那些少数的火烈鸟再次扇动翅膀,有一小部分火烈鸟加入它们的行列。这一次飞起来的火烈鸟还是少数,但它们的行动已经足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整群的火烈鸟都飞了起来,大迁徙开始了。那是多么壮观的一幕啊——数千只火烈鸟同时腾空而起!

      少数人的确能改变世界。世界上所有重大的难题,都是因为少数人坚持不懈的努力而最终得到解决的。



是了,在严酷的环境下坚持公开表达民主愿望的人,就是“先飞的火烈鸟”。不停地飞,不停地飞,不停地飞。

不要认为自己力量单薄,不要对冷漠旁观的灰色人群失望,要知道,几年前,我小昭也属于灰色人群呀。那时我在越剧论坛上絮絮叨叨地写自己看过的戏、喜欢的明星,从没表现过对任何公共话题的兴趣。当时读我文章的戏迷们,绝对想不到有一天我会突然转向,将双眼从小小的越剧舞台上抬起,目射于中国这个最大的舞台。

我曾经是那懒散地漂在湖面的火烈鸟,无论别人怎么飞,我心如止水。但,突然有一天,我扇动翅膀,腾空而起,加入到先飞的火烈鸟行列。

大迁徙即将开始,我早就明白这一点。我飞了。

翅膀一扇,不免带动气流,惊扰旁人。拙作《大哭一场,签上我名》,通过中国数字时代的翻译,让大卫注目,大卫介绍给埃乐克,埃乐克介绍给上海同事。于是,灰色人群中的几个,开始抬眼望向天空中的鸟儿,“突然”关心起民主问题来。

突然吗?不,是必然。[</div>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