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楚狂接舆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艾米:许志永被捕以后

[复制链接]
26#
发表于 8-8-2009 11:11:10 | 只看该作者

Re: 艾米:许志永被捕以后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我本人不主张暴力,因为我没那个能力,这是我的耻辱。我认为,健全的民兵,是保卫自由的坚强社会单元。我主张以后的自由支那要学美国的民兵制度。人民必须维持保有轻武器的利权不可放弃。邓玉娇的水果刀,相对恰好手无寸铁的淫官,那就是起到了可以自卫的轻武器的作用。

我也支持非暴力,但我坚决反对“反暴力”。非暴力者的行动,基础恰恰是暴力反抗者的牺牲。
某种意义上看,所有非暴力的反抗,其实都是吃了暴力反抗者的人血馒头而已。

【 在 flyingpku 的大作中提到: 】
: 应该说,少数暴力反抗者起到的作用非常大。例如几个崔英杰那样的小贩捅死城管之后,城管的气焰真的灭了很多,我老家青岛那边前后变化很明显。对于这种暴力活动,我个人是十分钦佩的。但我只是认为这种事只能个人独立做决定去做,我们不可能去鼓吹大家采取类似做法。
: 【 在 flyingpku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觉得也不用出卖。例如杨佳暴力反抗之后为他说话的
: (以下引言省略...)

※ 修改:.lihlii 于 Aug  8 15:12:26 修改本文.[FROM: 82.21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8-8-2009 11:25:55 | 只看该作者

Re: 艾米:许志永被捕以后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非暴力主义者,如果是把目标对准暴力迫害者,这样的非暴力无论是否有用,我认为都是值得敬佩和必要的正义行为。

我所反对的,是那些把“非暴力”说成是唯一合法的,可行的,自由民主的建成机制,肆意践踏出卖暴力反抗者的那些反暴力的非暴力主义者们。他们的灵魂是卑劣无耻的出卖者的灵魂。

我认为不能以结果如何,是否有用来判断我们是否应该去做一件事情。只要是正义的事,就应该去做。做的人多了,才会有用。一开始做的人,肯定没用,但并非没有价值。

所以,我也不赞同 bridged 对许志永们的非暴力合作方式的反对态度。我只反对叩头,不反对那些不违背良知的合作。叩头和合作的差别在于,是否降低人格尊严。如果放弃人格尊严而主动俯就,不是说那些在暴力威胁下的不得已的屈辱情形,那么,非暴力的价值丧失殆尽。因为非暴力唯一的力量,就在于这个站立的姿态。非暴力的反抗,绝不是非暴力的不抵抗,不是圣经里写的,人家打你左脸,你把右脸也伸过去让他打。

【 在 lihli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本人不主张暴力,因为我没那个能力,这是我的耻辱。我认为,健全的民兵,是保卫自由的坚强社会单元。我主张以后的自由支那要学美国的民兵制度。人民必须维持保有轻武器的利权不可放弃。邓玉娇的水果刀,相对恰好手无寸铁的淫官,那就是起到了可以自卫的轻武器的作用。
: 我也支持非暴力,但我坚决反对“反暴力”。非暴力者的
: (以下引言省略...)

※ 修改:.lihlii 于 Aug  8 15:27:37 修改本文.[FROM: 82.21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8-8-2009 11:31:00 | 只看该作者

暴力反抗的价值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古人都很清楚。

http://baike.baidu.com/view/522150.htm
五 人墓碑记


目 录[隐 藏]
1. 作者
2. 张溥之死
3. 历史背景
4. 原文
5. 注释
6. 全文翻译
7. 遗址
8. 写作特色
  

   
[编 辑本段]1.作者

  张溥
  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崇祯进士,选庶吉士,文学家。自幼发奋读书,明史上记有他“七录七焚”的佳话。与同乡张 采齐名,合称“娄东二张”。两人相互砥砺,崇尚节气,切磋文理,立志改革世风日下的文坛。天启四年(1624年),二人在苏州创建复社。天启六年,撰写 《五人墓碑记》,痛斥阉党。崇祯元年(1628年),与张采一起,在太仓发起了驱逐阉党骨干顾秉谦的斗争,所撰散文,脍炙人口,因此,“二张名重天下”。 崇祯二年(1629年),组织和领导复社与阉党作斗争,复社的声势震动朝野。
  张溥一生著作宏丰,编述三千余卷,涉及文、史、经学各个学科,精通诗词,尤擅散文、时论。
  幼年勤奋好学,所读书必手抄,抄毕吟诵即烧掉,如此六、七遍方止,冬夏皆然。因此他的读书室名为"七录斋"。崇祯四年(1631)中进士,后改庶吉 士。曾与郡中名士结为文社,叫做复社,兴复古学,进行文学与社会活动。复社表面是讲学"以文会友",实际是评议时政,并与贵族大官僚斗争的一个政治集团。 是东林党与阉党斗争的继续。张溥名声很大,复社影响甚广。《七录斋集·国表序》载有复社活动的盛况。"春秋之集,衣冠盈路","一城出观,无不知有'复社 '者"。其影响遍及南北各省。执政巨僚由此颇为忌恨。里人陆文声要求入社被拒,因向朝廷告发张溥等结党,案未结而溥已故世。
  张溥在文学方面,推崇前、后七子的理论,主张复古,反对公安、竟陵两派逃避现实,只写湖光山色、细闻琐事或追求所谓"幽深孤峭"的风格。但他在提倡兴 复古学的同时,又以"务为有用"相号召,与前、后七子单纯追求形式、模拟古人有所区别。
  张溥散文,在当时很有名,风格质朴,慷慨激昂,明快爽放,直抒胸臆。其《五人墓碑记》,赞颂苏州市民与阉党斗争,强调"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为"缙绅 "所不能及。叙议相间,以对比手法反衬五人磊落胸襟,为传诵名篇。
  张溥著作有《七录斋集》。包括文12卷,诗3卷。此集今存明崇祯时刻本。辑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张溥于各集前均写有题辞。此集是张溥为"兴复古学 "而编辑的一部规模宏大的总集。《四库全书总目》说:"此编则元元本本,足资检核。"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殷孟伦注),将各 集卷首题辞首次辑成一书,并加必要注释。是研究汉魏六朝文学及张溥著作的重要参考书。张溥其他著作有《春秋三书》32卷。《历代史论二编》10卷。《诗经 注疏大全合纂》34卷。此外,张溥又为《宋史纪事本末》及《元史纪事本末》补撰论正。
  故居位于太仓市区西街,建于明代天启、崇祯年间,为三进组合式的院,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也是市博物馆所地,内设复社纪念堂、文物陈列馆、太仓名 人馆、“四王”纪念馆等。
[编 辑本段]2.张溥之 死

  张溥之死,结束了晚明众多文人救国的白日梦,也是一场时代的悲喜剧。“读罢惊魂似梦里,千行清泪不成悲”“八月胥江浊浪奔,千人缟素为招魂”多少人为 之失声痛哭,多少人因此惊惶无主。张溥是为了社稷死的:“南冠君子朔风前,慷慨西行倍可怜”,多少人含悲流泪悼念着“西行”的张溥。
  一介书生张溥,成长于晚明风雨飘摇的时代。他满怀一腔热血,继东林而起,联合正义之士,组织和主持文人团体复社,欲只手撑起明朝摇摇欲坠的天下。二十 三岁时他在苏州创立应社,团结了吴中有抱负的文人;二十六岁愤而作《五人墓碑记》,风神摇曳,正气浩然,矛头直指腐败的明王朝的宦官和贪官;二十七岁入太 学,目击朝纲不振,丑类猖狂,与北京文人结成燕台社,作檄文揭发阉党罪行;二十八岁又召集了尹山大会,在会上,张溥倡导合大江南北文人社团为复社,关心国 家政事和民族兴亡。崇祯六年,三十二岁的张溥主盟召开著名的虎丘大会。“山左(西)、江左(西)、晋、楚、闽、浙以舟车至者数千人”。他站在千人石上登高 一呼,群起响应,朝野震惊。
  在当时,复社成员发展几乎遍及国内,共三千零二十三人,著名的爱国文人陈子龙、夏允彝、侯岐曾、杨廷枢、顾炎武、归庄、陆世仪、瞿式耜、文震孟等都是 社内中坚,苏州一带的文人入盟最多,他们有的在朝,有的在野,结成了浩荡洪大的政治力量。由于张溥等人的筹划和努力,当时的文人士气大振。一扫 “宁坐视社稷之沦胥,终不肯破除门户之角立” 的明时士习,打破门户之见,以国家为重,年轻的张溥在阉势熏天的日子里,不计危殆,挺身而出,振臂而呼,树起了以文会友的旗帜,来绾结天下士人的心。他匡 扶正义的勇气,歆动天下。然而,这只是书生意气,他在幕后操纵朝政,反被高官大臣利用,聪明反被聪明误,抱着遗恨而死,年仅四十,留下了值得后人深思的无 数问号。
  张溥生于苏州太仓。幼年时,家中财产被身为工部尚书的兄长张辅之凌夺、讼争,父亲张虚宇郁郁而死。张溥因为庶出(其父与婢女所生),家族中都看不起 他,连家中的奴仆也讥笑他“塌蒲屦儿何能为”。但张溥不妄自菲薄,他洒血书壁,暗暗发誓要自强不息,与好友张采日夜在家苦读,并对经典不惮一而再、再而三 地抄录、默诵,直到能够流利背诵为止。著名的“七录斋”的故事由此产生。 明天启四年,张溥与江南文人在苏州创立应社,人员有张采、杨廷枢、杨彝、顾梦麟、朱隗、吴昌时等十一人,后来又发展夏允彝、陈子龙、吴应箕等加入,以文会 友,兼议朝政。他们崇尚气节,欲在明末的风云变幻中有所作为。应社诸人就是未来复社的骨干。
  苏州周顺昌被捕,五人奋起于平民百姓间,为周顺昌鸣不平,结果不屈而死。张溥在五人墓前,“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哀痛五人墓只是块无字石,便 写下了著名的《五人墓碑记》。文中赞扬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这也是他自己的写照。事后他对张采说:“我们这些人应当为国事奉献自己的生命”。他在 北京结燕台社、吴江结复社,都是“目击丑类猖狂,正绪衰歇”,忧国忧民,指出应对污浊的政治反抗,伸张正义。自复社建立后,他们更是连连发起驱逐阉党顾秉 谦、阮大铖的行动。
  明末,朝廷中高官斗争激烈,大学士像车轮似的转换。复社兴起时,周延儒为首辅,他是张溥考取进士的宗师,复社中有许多人都出自他的门下。周便利用了这 支力量。其实在周延儒的内心对东林党与复社均无好感,甚至还有些仇恨。后来,周延儒被罢官,温体仁当上了首辅。温早就对复社和张溥目为眼中钉,在他的授意 下,其弟温育仁、吴炳等作了《绿牡丹传奇》,讥诮复社,故意挑衅。如今他一朝成为首辅,自然就快意恩仇了,不久就策动属下伺机陷害张溥、张采。 张溥会试中会魁,授庶吉士,为官守正不阿,不为权贵所容,“执政要人耿耿视”,温体仁等在皇上面前累进谗言,并与同党的刑部侍郎等指使人炮制出《复社首恶 紊乱漕规逐官杀弁朋党蔑旨疏》,又托名制《复社十大罪檄》,说张溥以天如为名号是把自己比作天,并说复社欲倾覆宗社,并将自然界的风蝗之灾附会说是因复社 招致。复社也不甘示弱,朝中有黄道周等大臣同情复社,复社又集“宇内名宿”,作《留都防乱公揭》揭露阉党,双方斗争激烈,几乎势均力敌。 不久,温体仁被多疑的崇祯帝罢官,后来又被赐死。时人《题壮悔堂集》有句云:“传奇最爱《桃花扇》,谁唱温家《绿牡丹》”,褒贬自见。张溥等复社成员累受 挫折,误以为只要能推出他老师周延儒,就可以改变大局,于是全力推动这个老奸巨猾的大官复出。“太仓张溥为门户计,鸠金二十万赂要津,宜兴(指周延儒)得 再召。”周延儒的东山再起,全靠张溥的幕后活动,正在这个时候,周延儒在江南把人家的妇女据为己有,被张溥抓住把柄。因此张溥就“以数事要(胁迫)之”, 将话挑明:我动用了人力物力,您如果复出,必须改变以前的作为,这样才可以重新获得大家的信任。机不可失,老政客周延儒一口答应。
  周延儒重新当上了首辅,朝政也确实有所更新。张溥兴奋异常,与复社同仁研究了改革国事现状的许多主张,到处议论朝政,还把自己的建议写成二册,呈给周 延儒,大家都沉浸在喜洋洋的氛围中,觉得大有作为的时机来临了。孰料乐极生悲,书生意气哪敌得了政客绵里藏针的狠毒。当他兴冲冲返回太仓家中,当夜就腹部 剧痛不已,一命归西,死得实在离奇。由于人为的历史遮蔽,真相迷蒙湮没。好友黄道周为之作墓志铭并挥泪题诗,诗中也隐约留下了对其死因的怀疑。计六奇《明 季北略》上则较确定地说,是吴昌时用一剂药送张溥入九泉的。周延儒的复出,张、吴两人同是划策建功的人,但在争权夺利的斗争中,吴昌时把大权握在手中,不 愿张溥尝鼎一脔,就出此毒计。当然,吴昌时的背后还能看到周延儒狞笑的影子。
  张溥少年得志,锋芒毕露,不但对这个老师的某些行为看不上眼,而且经常要他按照复社的意思做事,因此周延儒对这个学生恨之入骨,只是为了利用才虚与委 蛇,哪里肯真正洗心革面、痛改前非呢?
  周延儒是个贪钱又贪色的人。不妨回头看看发生在此前的一件事。东洞庭山富室有一个死了丈夫的少妇,耐不住寂寞,勾通外人自嫁自。那富家当然不愿意,告 到县里,娶亲的害怕,不得已将少妇盛妆送给了周延儒。周“一见宠悦”,当时恰值朝廷发表他重为首辅,他溺于美色,拖延着不肯进京出仕。张溥就拿了县里的捕 单找到周延儒,也不管什么师生之礼,把捕单朝他面前一掷,周延儒不由大怒,张溥不买他的账:“这不过是小事一桩,您用不着发这么大的火。如果您现在不肯出 山,将来恐怕会有比这更坏的事情。”这老滑头一听,马上变了脸,对张溥说:“没有您这番话,我看不到这一点。”竟然将学生也恭恭敬敬称您了。于是就带着那 个少妇走马上任。这一出似乎是“小事”,怨毒却结得极深,无形中为张溥后来的命运埋下了伏线。
  周延儒上任伊始,起用了一些人,也罢了一些人的官职,作过些“好事”。这使张溥、张采等人有些得意,天真地认为周延儒以前仇恨东林党,现在知道错了, 就可以引导他走上正路,真以为周延儒一夕之间就变成了正人君子。待到张溥一死,这些读书人才知道了政治的凶险。周同谷的《霜猿集》有关张溥之死,有“故人 昨夜魂游岱,相国方言好做官”的诗句,诗后有注:“张西铭(即张溥)讣音至,延儒惊起曰:‘天如奈何遽死!’既而曰:‘天如死,吾方好做官’。客曰:‘庶 常(指张溥)吾道干城,公何出此言?’延儒乃出一册示客曰:‘此者天如所欲杀之人也,我如何能杀尽?’”在周延儒眼中,张溥实在是个碍手碍脚的人物。张溥 将自己一展鸿图的希望寄托在周延儒的出山,而周延儒则把自己为所欲为的希望寄托在张溥的死亡,这真是悲剧的点睛之笔。
  张溥一死,全国性的复社顿时失去了领袖。周延儒的身边就被吴昌时辈包围了,他们开始为所欲为,最后不但自己丢了性命,也促使了明朝的加速灭亡。
[编 辑本段]3.历史背 景

  本文写的是明末天启六年(1626)三月苏州市民反抗阉党的斗争。
  明朝末年, 宦官魏忠贤专 权,阉党当政。 他们网罗党羽,排斥异己,杀戮大臣,欺压人民,暴虐无道,形成了“钩党之捕遍于天下”的局面。当时以江南士大夫为首 的东林党人, 主张开放言路,改良政治。他们多次上疏弹劾魏忠贤,斗争非常激烈。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对东林党人进行残酷迫害,杨涟、左光斗、魏 大中等六君子相继被杀。而后,魏忠贤又欲杀东林党内的六小君子(周顺昌并非六小君子),在逮捕几人的过程中,周顺昌由于不畏惧锦衣卫的势力,对路过的东林 党人倍加礼遇,而受到魏忠贤仇视,后周顺昌遭杀害后与六小君子并称七君子.天启六年(1626),魏忠贤又派爪牙到苏州逮捕周顺昌,苏 州市民群情激愤,奋起反抗,发生暴动。事后,阉党人士大范围搜捕暴动市民,商人颜佩韦等五人为了保护群众,挺身投案,英勇就义。次年,崇祯皇帝即 位,罢黜魏忠贤,魏畏罪自缢,阉党失败,周顺昌得以昭雪。为了纪念死去的五位烈士,苏州人民把他们合葬在城外虎丘山前面 山塘河大堤上,称为“五人之墓”。张溥于崇祯元年(1628)写下这篇《五人墓碑记》。碑记,又称碑志,记述 死者生前的事迹,评价、歌颂其功德,刻在墓碑上。
[编 辑本段]4.原文

  五人墓碑记(1)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2),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3),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4);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 其所为(5)。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6),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 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7),何也?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8)。吾社之行为士先者(9),为之声义(10),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11),问: “谁为哀者?”众不能堪(12),抶而仆之(13)。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14)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 (15),则噪而相逐(16)。中丞匿于溷藩以免(17)。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18),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 今之傫然在墓者也(19)。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20),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21),卒与尸 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乎!大阉之乱(22),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23),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24),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 故哉(25)?且矫诏纷出(26),钩党之捕遍于天下(27),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28);大阉亦逡巡畏义(29),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30),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31),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32),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33),其辱人贱行(34),视五人之 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35),赠谥褒美(36),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37),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 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38)。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39),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40),安能屈豪杰之流 (41),扼腕墓道(42),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43),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44)。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45),太史文起文公(46)、孟长姚公也(47)。
[编 辑本段]5.注释

  (1)本文作于明崇祯元年(1628)。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专权,网罗遍天下,以残暴手段镇压东林党人。天启七年(1627),派人到苏州逮捕曾任 吏部主事、文选员外郎的周顺昌,激起苏州市民的义愤,爆发了反抗宦官统治的斗争。本文是为这次斗争中被阉党杀害的五位义士而写的碑文。文章议论随叙事而 入,感慨淋漓,激昂尽致,题外有情,题外有旨,开人心胸。
  (2)蓼(liǎo了)洲周公:周顺昌,字景文,号蓼洲,吴县(今苏州)人。万历年间进士,曾官福州推官、吏部主事、文选员外郎等职,因不满朝政,辞 职归家。东林党人魏大中被逮,途经吴县时,周顺昌不避株连,曾招待过他。后周顺昌被捕遇害。崇祯年间,谥忠介。
  (3)郡:指吴郡,即今苏州市。当道:执掌政权的人。
  (4)除魏阉废祠之址:谓清除魏忠贤生祠的旧址。除,修治,修整。魏阉,对魏忠贤的贬称。魏忠贤专权时,其党羽在各地为他建立生祠,事败后,这些祠堂 均被废弃。
  (5)旌(jīng经):表扬。
  (6)去:距离。墓:用作动词,即修墓。
  (7)皦(jiǎo狡)皦:同“皎皎”,光洁,明亮。这里指显赫。
  (8)丁卯三月之望:天启七年(1627)农历三月十五日。
  (9)吾社:指复社。行为士先者:行为能够成为士人表率的人。
  (10)声义:伸张正义。
  (11)缇骑(tíjì提寄):穿桔红色衣服的朝廷护卫马队。明清逮治犯人也用缇骑,故后世用以称呼捕役。
  (12)堪:忍受。
  (13)抶(chì)而仆之:谓将其打倒在地。抶,击。仆,使仆倒。
  (14)“是时”句:这时做苏州巡抚的人是魏忠贤的党羽。按,即毛一鹭。大中丞,官职名。抚吴,做吴地的巡抚。魏之私人,魏忠贤的党徒。
  (15)其:指毛一鹭。呵:呵叱。
  (16)噪而相逐:大声吵嚷着追逐。
  (17)匿于溷(hùn混)藩:藏在厕所。溷,厕所。藩,篱、墙。
  (18)按诛:追究案情判定死罪。按,审查。
  (19)傫(lěi垒)然:聚集的样子。
  (20)詈(lì立):骂。
  (21)脰(dòu豆):颈项,头颅。函:匣子。意为把头颅装在木匣里。
  (22)大阉:指魏忠贤。
  (23)缙绅:古代称做官的人为缙绅。
  (24)编伍:民间。明代户口编制以五户为一“伍”。
  (25)曷:同“何”。
  (26)矫诏:伪托皇帝的命令。
  (27)钩党之捕:这里指搜捕东林党人。钩党,相互牵引钩连为同党。
  (28)株治:株连治罪。
  (29)逡(qūn群)巡:有所顾忌而徘徊。
  (30)“非常”二句:非常之谋,指篡夺帝位的阴谋。猝(cù促)发,突然发动。
  (31)圣人:指崇祯皇帝朱由检。投缳(huán环)道路:天启七年,崇祯即位,将魏忠贤放逐到凤阳去守陵,不久又派人去逮捕他。他得知消息后,畏罪 吊死在路上。投缳,上吊。
  (32)抵罪:犯罪应受惩治。
  (33)“而又有”二句:还有剃发为僧,闭门索居,假装疯颠而不知下落的。
  (34)辱人贱行: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
  (35)暴(pù铺):显露。
  (36)赠谥(shì视)美显:指崇祯追赠周顺昌“忠介”的谥号。美显,美好而光荣。
  (37)加其土封:扩大坟墓,这里指重修坟墓。
  (38)百世之遇:百代的幸遇。
  (39)户牖(yǒu有):指家里。户,门。牖,窗子。
  (40)隶使之:当作仆隶一样差使他们。
  (41)屈:使之屈身。
  (42)扼腕墓道:在墓前表示非常愤慨。扼腕,感情激动时用力握持自己的手腕。
  (43)明死生之大:表明死生的重大意义。
  (44)匹夫:老百姓。社稷:国家。
  (45)冏(jǒng炯)卿:太仆卿,官职名。因之吴公:吴默,字因之。
  (46)太史:指翰林院修撰。文起文公:文震孟,字文起。
  (47)孟长姚公:姚希孟,字孟长。
[编 辑本段]6.全文翻 译

  (墓中的)五个人,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捕的时候,激于义愤而死于这件事的。到了现在,本郡有声望的士大夫们向有关当局请求,就清理已被废除的魏忠贤生 祠旧址来安葬他们;并且在他们的墓门之前竖立碑石,来表彰他们的事迹。啊,也真是盛大隆重的事情呀!
  这五人的死,距离现在建墓安葬,时间不过十一个月罢了。在这十一个月当中,大凡富贵人家的子弟,意气豪放、志得意满的人,他们因患病而死,死后埋没不 值得称道的人,也太多了;何况乡间没有声名的人呢?唯独这五个人声名光荣显耀。为什么呢?
  我还记得周公被捕,是在丁卯年三月十五日。我们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的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程,哭声震天动地。差役们按 着剑柄上前,问:“在为谁悲痛?”大家不能再忍受了,把他们打倒在地。当时以大中丞职衔作应天府巡抚的是魏忠贤的党羽,周公被捕就是由他主使的;苏州的老 百姓正在痛恨他,这时趁着他厉声呵骂的时候,就一齐喊叫着追赶他。这位大中丞藏在厕所里才得以逃脱。不久,他以苏州人民发动暴乱的罪名向朝廷请示,追究这 件事,杀了五个人,他们是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阳、周文元,就是现在一起埋葬在墓中的这五个人。
  然而,当五个人临刑的时候,神情慷慨自若,呼喊着中丞的名字骂他,谈笑着死去了。砍下的头放在城头上,脸色一点也没改变。有位有名望的人拿出五十两银 子,买下五个人的头并用木匣装起来,最终与尸体合到了一起。所以现在墓中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
  唉!当魏忠贤作乱的时候,做官的人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中国之大,能有几个人呢?但这五个人生于民间,从来没受过诗书的教诲,却能被大义所激励,踏 上死地也不回头,又是什么缘故呢?况且当时假托的皇帝的诏书纷纷传出,追捕同党的人遍于天下,终于因为我们苏州人民的发愤抗击,使我党不敢再株连治罪;魏 忠贤也迟疑不决,畏惧正义,篡夺帝位的阴谋难于立刻发动,直到当今的皇上即位,(魏忠贤畏罪)吊死在路上,不能不说是这五个人的功劳呀。
  由此看来,那么如今这些高官显贵们,一旦犯罪受罚,有的脱身逃走,不能被远近各地所容纳;也有的剪发毁容、闭门不出,或假装疯狂不知逃到何处的,他们 那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的差别到底怎么样呢?因此周蓼洲先生的忠义显露在朝廷,赠给他的谥号美好而光荣,在死后享受到荣耀; 而这五个人也能够修建一座大坟墓,在大堤之上立碑刻名,所有四方的有志之士经过这里没有不跪拜流泪的,这实在是百代难得的际遇啊。不这样的话,假使让这五 个人保全性命在家中一直生活到老,尽享天年,人人都能够像对待奴仆一样使唤他们,又怎么能让豪杰们屈身下拜,在墓道上扼腕惋惜。抒发他们有志之士的悲叹 呢?所以我和我们同社的诸位先生,惋惜这墓前空有一块石碑,就为它作了这篇碑记,也用以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的作 用啊。
  几位有声望的士大夫是:太仆卿吴因之公,太史文起公,姚孟长公。
[编 辑本段]7.遗址

  明代苏州市民反对魏忠贤斗争中殉难的颜佩韦、杨念如、沈扬、马杰、周文元等五位义士之墓。天启年间(1621~1627)阉党执政,朝政黑暗。苏州织 造太监李实、巡抚毛一鹭阿附魏忠贤,残酷压迫、盘剥人民,激起市民强烈不满。天启六年,魏忠贤派缇骑到苏州逮捕东林党人、吏部员外郎周顺昌。顺昌居官清 正,受到市民拥戴,故苏州城乡数万人为周顺昌免遭逮捕而不期群集。当缇骑开读诏书时,愤怒的群众大声喧哗,哭声四起。市民颜佩韦率先向两台使讼周顺昌冤, 杨念如、沈扬、马杰、周文元等四人亦偕诸生求其疏救,跪乞至午不起。缇骑持械大打出手,引起众怒,遂蜂拥而前,攀栏折楣,直前奋击。缇骑二人当场毙命,余 负伤鼠窜,毛一鹭赖苏州知府寇慎等保护得免。事后,苏州府出动军队保护缇骑,并连夜将周顺昌解走。毛一鹭则飞章告苏州民反,并三上疏,欲以擒获首乱功自 解。城内外士民人人自危,颜佩韦等五人为保护当地群众,挺身而出,自系入狱。临刑时大义凛然,英勇就义。当地人士感五人之义,将他们合葬于虎丘之侧,题称 “五人之墓”。复社领导成员张溥为作“五人墓碑记”。
  位于阊门外山塘街775号,1956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五人墓是在明代苏州人民抗暴斗争中死难的颜佩韦、杨念如、周文元、沈扬、马杰五义士之墓。明天启六年(1626年),魏忠贤亲信巡抚毛一鹭勾结织造太 监李实,仗势在苏州残酷剥削人民,井上疏诬陷被誉为"七君子"的周顺昌等东林党人。当魏忠贤所派缇骑到苏州逮捕周顺昌时,苏州人民激于义愤,一时云集不下 万人,拥进官衙痛打缇骑,并抗议加派捐税,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抗暴斗争。后魏忠贤诬陷苏州人民谋反,派兵镇压,颜佩韦等五人为保护群众,挺身投案,临刑 时五义士相顾笑谈,痈骂魏忠贤,引颈就刃,慷慨赴义。次年(1627年),崇祯帝朱由检接位,逮治阉党,定为逆案,魏忠贤畏罪自杀。苏州百姓把毛一鹭为魏 阉所造的"普惠生祠"拆毁,葬五人义骨干废基,立碑大书"五人之墓"。复社领袖张溥有感于五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英雄气概,撰写了《五人墓碑 记》,赞扬五义士的高风亮节,成为不朽名作。
  现墓门朝南,前临山塘河,壁嵌《五人墓义助疏》碑,时在崇祯七年(1634年),参加义助者有吴默、文震孟、姚希孟、钱谦益、瞿式耜等54人。门后立 双柱出头石坊,"义风千古"字额为杨廷枢所书。过石坊是享堂,面阔三间,进深六架。明间立"五人之墓"碑,高约2.2米,1981年整修时自墓门移至此 处。东次间立《五人墓碑记》石刻和清代书条石10块,多为赞颂、凭吊诗词。堂后即五人墓冢,一字横列,围以条石,作长方形,东西长16. 87米,南北宽6米,高1.35米。正面嵌五人名碑。
  五人基原已荒芜不堪,经两次修葺始成现状。1956年第一次整修,加砌墓冢护壁,修享堂,构围墙,植松柏。1966年起又遭破坏。1981年市文管会 再次整修,井拓展基地,移建饮马桥附近一清代厅堂至此,名义风堂,井塔建长廊,植树绿化。1982年5月起重新开放,供人瞻仰凭吊
  五人墓
  一、通假字古今字(4处)
  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2.夫十有一月之中, “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3.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赀”同“资”,资财,钱财
  4.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曷”通“何”
  二、古今异义词(7处)
  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行为”古:两个词——品行+成为
  今: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
  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私人”古:自己人,此处可译为“党羽”、“爪牙”
  今:个人
  3.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按”古:考查、查究 今:压住、依靠
  4.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颜色”古:脸色 今:颜料或染料
  5.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非常”古:异乎寻常 今:十分,很
  6.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视”古:比 今:看
  7.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首领”古:头颅 今:头儿
  8.吴之民方痛心焉
  “痛心”古:痛恨 今:难过心伤
  三、词类活用(17处)
  1.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名词活用为动词,修墓
  2.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 名词活用为动词,生病
  3.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形容词用为名词,先导、表率
  4.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名词用如动词,伸张
  5.缇骑按剑而前 方位名词作动词,上前
  6.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自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倒下
  7.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名词动用,出任……巡抚
  8.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名词动用,用盒子装
  9.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形容词用如动词,激动振奋
  10.不敢复有株治 动词用如名词,株连治罪的事情
  11.不能容于远近 形容词用如名词,远近的百姓
  12.赠谥美显,荣于身后 名词的使动用法,使……荣耀
  13.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副词用如动词,享尽
  14.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名词作状语,象奴隶一样的
  15.安能屈豪杰之流 自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身
  16.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名词动用,作记
  17.亦以明死生之大 形容词用如动词,表明
  四、变式句
  (一)宾语前置(2句)
  1.谁为哀者?
  疑问句,疑问代词“谁”作宾语,宾语前置。按“为谁哀者?”顺序译
  2.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之”是提宾标志,按“捕钩党于天下遍”顺序译
  (二)定语后置(1句)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应按“能不易其志之缙绅”顺序翻译
  (三)介词结构后置(11句)
  1.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2.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3.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4.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5.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6.不能容于远近
  7.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延
  8.赠谥美显,荣于身后
  9.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10.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11.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五、判断句(8句)
  1.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3.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4.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5.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非,否定判断
  6.斯固百世之遇也 固,副词表判断
  7.斯固百世之遇也
  8.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六、被动句(3句)
  1.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2.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3.不能容于远近
[编 辑本段]8.写作特 色

  《五人墓碑记》描述了明朝末年的东林党人和苏州人民不畏强暴与魏忠贤之流英勇斗争的事迹,歌颂了其中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英雄气概,揭示了 “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主题思想。文章字数不多,但生动形象,感人肺腑;这除了内容真实、选材典型外,尤其体现在多种表现手法的综合运用上。
  一、成功地运用了记叙、议论、抒情三结合的表达方式古代的墓碑记属于杂体,常将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本文即具有这样的特色——既记录了有关五位 义士的斗争史实,又在议论中抒发了作者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其中文章的第二部分记叙了苏州市民为蓼洲周公伸张正义与阉党斗争的始末。这一部分看似单纯记 叙,但我们能从中领略到作者对五位义士的敬慕热爱之情和对阉党的刻骨仇恨。如:文章的第三部分是论五人斗争及其牺牲的意义。在议论中兼有记叙和抒情。比如 记缙绅的“易志”,写阉党的“不敢复有株治”,魏忠贤的畏罪自缢,身居高爵显位的阉党受惩治时表现的可耻行为等等。
  这样写既能把要记叙的人物事件交代清楚,让那些斗争的场面历历再目,使人受到感染,又能把这一事件所起的作用揭示出来,以达到表彰英烈、激励后人的目 的。
  二、成功地运用了层层对比的手法,把人物的特点描绘得更为突出鲜明
  1.以“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的病死,与“草野之无闻者”的就义进行对比——一个名字从此湮没,一个却如此光明显耀。2.以读诗书受古训的缙绅, 与“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的五位义士进行对比——一个易志,一个高风亮节。3.用“高爵显位”之人不择手段苟全性命的卑劣行为,与五人从容就 义进行对比——一个辱人贱行,一个仗义牺牲。运用这样的对比手法所起的作用:一是揭示了达官贵人的种种丑态,反衬出五人大义凛然、不畏强暴、临难不苟的高 尚品格。二是为议论提供了生动有力的论据,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三是加强了文章的气势和逻辑的力量。这三个对比,层层深入,由低层(五人与一般 “富贵之子”)到中层(五人与缙绅) ,进而到高层(五人与高官显爵) ,五义士牺牲的价值、死后产生的巨大影响等深刻意义,以“义”为核心,示了“死生之大”。


【 在 lihlii 的大作中提到: 】
: 非暴力主义者,如果是把目标对准暴力迫害者,这样的非暴力无论是否有用,我认为都是值得敬佩和必要的正义行为。
: 我所反对的,是那些把“非暴力”说成是唯一合法的,可行的,自由民主的建成机制,肆意践踏出卖暴力反抗者的那些反暴力的非暴力主义者们。他们的灵魂是卑劣无耻的出卖者的灵魂。
: (以下引言省略...)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8-8-2009 11:58:18 | 只看该作者

Re: 艾米:许志永被捕以后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不一定是出卖。很显然,如果非暴力能成功,大家一般不会采取暴力,因为后者伤己的程度更深。但是非暴力要成功,首先依托于是否有暴力反抗者的存在,至少也要是可能性。如果镇压非暴力运动会导致暴力,乃至使得统治者损失更大,那么自然不一定会镇压。如果镇压非暴力运动会导致抗争者销声匿迹,统治者毫发无伤,那毫无疑问会镇压。

【 在 lihlii (立里)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这种分析说明,非暴力主义要成功,要靠出卖暴力反抗者。
: 要靠出卖!
: 【 在 bridged 的大作中提到: 】
: : 嗯。说实话,对比效果这个,不好讲。因为很多事情,发生效果的时候很长。至于“动摇制度”,什么是动摇,什么是没有动摇,也不好说。我们目前简单判断是官员下台动摇了制度,但是这也不绝对。
: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8-9-2009 17:55:04 | 只看该作者

Re: 艾米:许志永被捕以后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呵呵。我从来都是支持邓玉娇的。这种自卫不是我反对的暴力。老百姓被逼无路的自卫,针对那个具体迫害者的反抗,不是我反对的,为了争取制度改变和民主的暴力手段。 我反对的是那种为了一个崇高目标实施暗杀和恐怖行动的手段。这些暗杀从来都只能消灭一些个体官员,可能也有震慑作用,但对整个制度的影响不大。而且,就像flyingpku 说的,不可能倡导大家这样做。这些暗杀,别人也可以说是谋杀。法律里自卫和谋杀可是差别很大的。
嘿嘿,你说的话和那个黑人领袖马克汉姆说的一模一样,就是暴力是自卫。参见我以前引用的他和金博士关于暴力的论述。但是他混淆了主动的暴力和自卫的区别。自卫是在那个特定的有生命/被强奸危险的时刻,不使用暴力就不能保护自己的必须的做法。但为了民主和自由,则没有这个紧迫性和必要性。还有,报复的谋杀也是谋杀。
杨佳通钢的做法,我感觉很复杂。不知道是支持还是反对。我理解杨佳的绝望和愤怒。但我知道我们不能倡导大家去这样做就是了。倡导也没有用。你能想象在中国有一个人会这样做吗? 会被人当作疯子的。


【 在 lihlii 的大作中提到: 】
: 喵呜的错误在于,把暴力自卫的问题搞成“毁物还是杀人”的目标,而不自卫本身是目标。
: 你究竟有没有理解什么是暴力自卫?邓玉娇暴力自卫的时候,她来得及想是毁对方一根头发,还是扎死对方吗?
: 目前的群众暴力反抗,都是无组织的,所以很难说指定好是毁物还是伤人,不存在这个目标!
: 暴力反抗的重要本质在于,你再欺压我?你试试看!我看
: (以下引言省略...)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8-9-2009 20:32:16 | 只看该作者

Re: 艾米:许志永被捕以后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你凭什么认为那些暗杀的对象不是责任人,加害人群体里的犯罪分子呢?
你凭什么认为他们停止了加害犯罪呢?

我看无时停止过。任何时候人民革命的反抗,都是合乎正义的。这不是倡导暴力,而是反对那些对暴力反抗的无端谴责和帮凶行为!注意这点区别。

人民支持杨佳。但是通钢的暴力事件,我只看作是一场悲剧,目前我不认为那是暴力反抗,而是一次谋杀。这次事件中,暴力反抗的合法性不足。

人民没有把杨佳当疯子。去看看铺天盖地的赞美之声,看看那个改编的 MTV 《怒放的生命》。

【 在 BlueOrange 的大作中提到: 】
: 呵呵。我从来都是支持邓玉娇的。这种自卫不是我反对的暴力。老百姓被逼无路的自卫,针对那个具体迫害者的反抗,不是我反对的,为了争取制度改变和民主的暴力手段。 我反对的是那种为了一个崇高目标实施暗杀和恐怖行动的手段。这些暗杀从来都只能消灭一些个体官员,可能也有震慑作用,但对整个制度的影响不大。而且,就像fly
: (以下引言省略...)


※ 修改:.lihlii 于 Aug 10 00:38:52 修改本文.[FROM: 82.21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