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45|回复: 0

沈彬:产妇死在手术台,真的是无良媒体炒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8-29-2014 11: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舆情】产妇死在手术台,真的是无良媒体炒作?
2014-08-14 作者:沈彬 上海观察

作为一名老评论员,我对很多评论者微妙的心态还是有把握的。有一种活叫“巧活”,就是往公众知识地方的薄弱地方扎一刀,利用“知识势差”成功“套利”。


按理说,人民日报在8月14日发表了一篇“大中至正”的评论《关注医患纠纷,别轻易下结论》,既谴责媒体报道的“煽情”,又批判了医学界“店大欺客”,就算把湖南产妇死在手术室里的事讲得很“正确”了。

也正因为太“正确”,反而抹杀了这起事件中很多值得关注的地方。作为一个还算认真的围观者,我为大家提供一些被掩饰、被忽略的看点。

扭转舆论的“专业评论”

在8月12日,我看到“产妇死在手术台 医生护士全失踪”的最早报道时,医患之间谁是谁非且不论,光是报道中“产妇赤裸躺在手术台上”“眼里含泪”的描述,我就知道这留下了“把柄”,会被攻击为不专业。

果然,在微博上乐于抱团取暖的医学界做出了“硬球式反击”,认定产妇死于“羊水栓塞”,医生没有错,是家属在无理取闹。

13日,凤凰网评论员唐驳虎发表重磅文章,《孕产凶险 媒体报道更应懂基本医学常识》,一棍子打到了同行身上,指责部分媒体“制造话题煽情,达到炒作目的,无端加剧社会不安,则是道德上的无良和无耻”。文章的主体内容嘛,就是世卫组织说了羊水栓塞多发的、是很凶险的、是要死人的,你们不懂,你们是无理取闹,院方没有错……


其实,作为一名老评论员,我对很多评论者微妙的心态还是有把握的,有一种活叫“巧活”,就是往公众知识地方的薄弱地方扎一刀,利用“知识势差”成功“套利”。这种“套利”会刷出巨大的存在感,形成对信息的颠覆;而且最方便的就是,这不用搞清基本事实的情况,就可以哇啦哇啦说很多“正确的话”。

果然,这一篇文章让舆论耳目一新,不少人倒向骂媒体无良、不专业,丁香园等医学类网站热情转载。

之前在“南京小护士瘫痪门”里有“不俗表现”的丁香园,没有错过这次机会,利用在医学界的人脉,暴出事件“猛料”。

按13日丁香园微信的信息:“从13点诊断羊水栓塞到17点签字同意切除子宫,死者的亲人一直不同意签字,因为希望将来可以生二胎。最后,是他们叫来了媒体,让自己挚爱的亲人,暴露在媒体的摄像机下,哭天抢地对着摄像机控诉,极其丑陋的挟尸要价嘴脸,让人一阵阵的恶心。”

这么一说,是因为死者家属不肯签字,影响了治疗,甚至导致了产妇的死亡?

另一方面,婆婆那句“切了子宫的话,意味着再也不能生小孩子了”的截屏,被广泛传播,女权主义者加入战团,声讨夫家无良。

问题是,“高大上”的羊水栓塞的科普、婆媳关系的狗血,跟这起事件有关系吗?

被忽略的关键细节

真要搞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只要追问几个关键节点:一是,产妇家属是为了“保子宫、保二胎”,而拖延签字,导致产妇死亡吗?二是,产妇家属只是因为产妇死亡,才大闹医院的吗?

第一个是否定的。丁香园的所谓“13点诊断羊水栓塞到17点签字同意切除子宫,死者的亲人一直不同意签字”是不实信息。湘潭县卫生局副局长齐先强已经澄清:“17时许,院方告知家属需要切除子宫,家属方面虽然有些难以接受,但还是签了字”,“并非如外界猜测家属想要产妇再生孩子,延误治疗”。

至于女权主义向壁虚造出来的“婆婆靠不住、老公靠不住,还得娘家人得住”云云,事实是产妇的哥哥、父亲当时就在产房外头。


第二,家属因何愤怒?这起事件从一开始,新闻点就不是产妇死亡本身,而是“医生护士全失踪”。

事实是怎么样的呢?守在手术室外整整一天的家属,在当晚8点,接到老家村支部书记的电话,说“人可能保不住了”。正像家属所说“我们明明就守在手术室外,为什么医院不直接跟我们通报妹妹的情况,却绕了一大圈通过村支书告诉我们?”

而医院副院长杨剑也承认,为了稳定死者家属的情绪。9点左右,家属第一次进入手术室,没有看到一个医生护士,也没有发现遗体。医院副院长杨剑派人叫家属到办公室沟通,面对家属的质问,杨剑默认了产妇已经死亡。

当晚12点时,家属重回手术室,发现了已死亡的产妇,这就是最早的新闻里报道的那一幕。

显然,医院没有在死亡第一时间通知家属,之后尸体“失踪”,医护人员脱手术服逃避,都严重激化医患矛盾。当然,死者家属打砸医院的行为也是违法的。

围观“医患纠纷”怎么这么累

总结这几年医患矛盾的舆论战,真算是“满满的恶意”。各利益方娴熟地利用媒体,打压对方,甚至不惜违背专业操守、公然造谣,具体手法包括:暗示因果关系、渲染冗余信息转移焦点、通过“挖坑不填”的描述制造误解等等。

比如,“缝肛门”事件中,医学界揪住媒体“缝肛门”的表述有误不放,却全然无视当事护士一是拿了红包,二是违规执业,她根本无权缝扎痔疮的基本事实。

再如,2013年所谓“护士扇病童耳光”事件,患方暗示孩子的死与耳光有关,医学界咬定那是护士正常的“麻醉后唤醒”,指责媒体制作gif动画加快了速度,让正常“唤醒”像打耳光。至于今年“南京护士瘫痪门”更是把舆论战玩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生生把护士的伤情忽悠成了“终生瘫痪”。

坦率地说,类似的医患矛盾舆论攻防战进攻,今后将成为常态。作为围观者还需要冷静分析:

不讲清来龙去脉的悲情故事的,不要转;只玩科普不谈基本案情的,放在一边;跟医学界走得太近的媒体放的料,先打个问号;医生群情激愤时说的话,存个疑;不对新闻报道之外的情况做“合理想象”,那只会曝光你的潜意识。

围观真累。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编辑:张驰  编辑邮箱:shguancha@sin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