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芳华》:被遗忘英雄的一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5-26-2018 09:44: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芳华》:被遗忘英雄的一生
原创: X X博士 2017-12-18

大家看《芳华》了吧。

目前方方面面对《芳华》的评价和争议都很多,大致分三类:

大部分人感动得不行;

一部分人觉得拍的不行——节奏乱了、主题散了;

小部分人由于不喜欢冯小刚,怎么着都能从电影里面挑出一万条刺,然后喷之。

我属于大部分那类人,看完《芳华》之后,我琢磨了一天。

之所以感动,不是这个片子追忆青春,陷入回忆。

以前我看《阳光灿烂日子》、《血色浪漫》全然没有感动过,因为不同年代、不同地域、不同阶层,可共情的点完全不同。

哪一代的人,太把自己的青春当成非说不可大事,公之于众,都很容易陷入自嗨尬舞的冷场状态。

就像那些肚子大了、也成功了的老头儿,喝大了之后拉着小姑娘的手,非要朗诵诗歌,靠嚎两嗓子往事回一回春。

但是冯小刚拍《芳华》不太一样,更多的是替那一辈平凡的人抒发委屈,抚慰他们那卑微而倔强的自尊,为那些在时代的波涛中,被损害和抛弃的人们,奏上一首挽歌。

冯小刚这次的艺术野心很大,表面看来《芳华》的整个的色调十分的柔美,叙述的节奏十分的克制平静,娓娓道来,绝不控诉什么。

但它越克制,那种穿透力就越沉郁,像箭头拔出身体、钩出肉的感觉。

由于艺术野心和不可抗的过审压力,冯小刚在本片中采用了大量的留白,看起来全片断断续续,潜台词和画外音很多,必须要补足一些背景知识,才能理解里面的悲怆。

大腿虽美,对于灰蒙蒙的现实来说,不过镜花水月,芳华即逝


1.活雷锋的悲哀

《芳华》看似群像,其实主角是刘峰和小萍,透着悲哀。

小萍没啥说的,出身恶劣,他爹是右派,死在了下放农场,属于特殊时代命运最悲惨、最无依无靠的人,从小就被欺负。

而刘峰同志,贫下中农出身,善良、能干,是那个红旗飘飘的年代,最普遍也最典型的好人。他的上进方向很简单,组织宣传什么,我就干什么,当时最上进的行为就是学雷锋了。

事实上,很少人知道,学习雷锋的活动,是林彪同志最先开始推广的。最开始的推广slogan是:“像雷锋同志一样做毛主席的好战士”,实际强调一个“忠”字。后来不断演变,成了做好人好事。不过还是一个宣传工具。

雷锋只是集体主义时代的一个缩影,只是特殊意识形态社会的一个符号。学好了奖状自然是不少,官方的赞誉也是大大的,但就是不能当作实用阶梯。

片子中的所有人都看出了这点,只有刘峰把这个当回事,以为自己是时代骄子。

活雷锋的头衔,甚至在讨好女性的竞赛中都是劣势,不管在什么时代,精明人都只看实际的,不看虚的。

刘峰同志,天真无邪,以为自己沐浴在圣光里

然而越是地位高的,越不吃小喇叭宣传那套

刘峰同志就是太相信小喇叭广播里播出的字正腔圆的信息了,没有用眼睛和脑袋观察前后左右,思考一个问题:

“团长是靠学习好人好事成为团长的么?姚文元同志是靠学习好人好事成为姚文元同志的么?”

事实上,在我们的父辈中,存在着大量刘峰同志,他们善良、勤劳、朴实,恪守着当初神圣的信条和誓约,却被时代排出的尾气熏得灰头土脸。他们一辈子都想搞清两个问题:

“这一切都是怎么了?怎么会这样子?”


2.不存在的战争

被时代嫌弃的刘峰和小萍,像蒲公英,飘落在战火前线,赶上了当时最残酷的场面。

片中的战争场面实在过于残酷:断肢、烧焦、肉末、黏呼呼一床的血……

但矛盾的是,冯导敢拍这么直白的战争场面,却一直没有直接说出这次战争的名字,只模模糊糊在屏幕上标注:“西南边境”

搞历史的和传媒的都知道,对越反击战是宣传禁忌之一,不好细说。

冯小刚导演这种处理当然是为了过审,企图用点到为止和心照不宣的叙述手法在审视者的眼皮子底下溜过去。

不过看完血腥战斗,有心人会提出更大的疑问:为何而战?为何战得这么残酷?

这属于一个无解的黑色幽默,战斗英雄们说不清楚,历史学家们不好说。

更无解的黑色幽默是,好多看完的年轻观众,都会问一个问题——什么是对越反击战?

比不能细说更可悲的就是,亲历者死了,活着的人忘了。

据我的研究和记忆,最近一部正面描写对越反击战的电影,还是1987年拍摄的《闪电行动》。

最近一部侧面描写这场战争的电影,还是1991年,张丰毅主演的《英雄无悔》。除此之外,这些故事慢慢消失在大众视野之中了。

《闪电行动》,1987

《青春无悔》1991

所以冯小刚顶着压力,非要把这些故事再讲一遍,让这些曾经年轻的血,溅在每个观众干净的脸上。

比血更难受的是,战争让刘峰断了一条胳膊,成了伤残人员。

何小萍因为战争的血腥刺激,成了精神病。

战争英雄的荣光只给他们片刻的温暖和掌声,剩下的更多的是连绵不绝的伤痛回想。

因为时代变化太快了,再光鲜的奖牌,都会褪色,未来是属于市场大潮中的冲浪健将的。

断臂刘峰和溅血小萍


3.失败者的史诗

关于五零后、六零后这代人的电影,之前最经典的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血色浪漫》、《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每个都拍得张扬、浪漫、传奇。

相比之下,《芳华》要平淡、憋屈的多。

为什么?

因为前者歌颂的是带着先天优势的成功者们——大动乱时代没咋遭罪,改革大潮时代最早下水,能不浪漫传奇吗?

《阳光灿烂的日子》,1994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2005

其实《芳华》里也有这些人,比如那两个高干子弟,只是冯小刚不想再对那批人的人生吹捧一番。

如果展开拍,高干子弟的人生轨迹无非是:78年两个凡是被否定后,快速退伍,投奔改革大潮,一路南下,三十年内的大变动一次没落下,从广东倒卖小电器开始、然后海南搞房地产、北京搞金融,一路席卷金元。

到了晚年喜欢穿个低调朴素的灰夹克,在一些重要场合电视上亮亮相,脸上透着常年滋润的油光。

要么谈笑风生,讲讲天下大势;要么语重心长,给年轻人来点寄语;要么找个机会回顾一下军旅生涯:

“啊,那时候多好,多理想主义啊!哈哈哈哈……”

人民群众太喜欢跟着歌颂成功者,成功者们连吃个煎饼果子都吐露着神圣的光。

而那些没成功者和牺牲者们在忙些什么?爱过什么恨过什么?还存在与否?谁在乎呢。

也有人说:如果聚焦小人物的史诗,为什么没有大力描述刘峰和小萍在八、九十年代的故事呢?

因为在八九十年代,何小萍和刘峰无非是被时代的边缘所拖着走,生活的绝大主题是谋生,是日复一日地为三餐奔波,他们可能卖过烤串、跑过长途、当过服务员。没有故事性,没有传奇性,就是这么的无奈和莫名。

《芳华》被删减片段,刘峰在海口卖烤串谋生

总结起来就是:卑微的青春,短暂而莫名的英雄之路,和乏味而无人问津的老年。

唯一有盼头的事情那就是结尾的那句独白:

他们在年华老去之际,还有人相依为命,互相理解。即使不能选择和时代和解,也能选择和自己和解,获得平静。

这种温暖和平静,就像暗室里的火苗。十分微弱,可能就是因为时代风向稍微一变,火苗就完了。但没有这些微弱烛光,那这个时代就什么都不是。

结尾那个小火苗,通过荧幕放大,汇成叹息,荧幕前不管五十多岁的人还是二十多岁的人,都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