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33|回复: 0

石扉客:么宁为啥总能把火力集中到自己身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7-2018 15: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观察 | 么宁为啥总能把火力集中到自己身上?
原创: 石扉客 新石扉客栈 2017-12-31

重庆打黑早已成往事,主角不在秦城就在燕城。至于配角嘛,视野所及,能让这个话题再度浮现出来的无外三个人。


一个是孙政才,一个是李庄。


最近连续出现在公众视野里的两份文件,让原重庆检察官、全国十佳公诉人、重庆市人民卫士么宁成为堪和前两者比肩的第三人。


第一份文件是下面这篇岁末刷屏的公开信,看文辞不像仿作,应为么宁昨天所写:


1.jpg

李庄案第一季终结近8年后,这是么宁第一次公开就该案以个人身份发声。在这份公开信里,么宁并未针对李庄案罪与非罪本身表态,而只是就她当庭指控李庄嫖娼做了言简意赅的分辨。


平心而论,这封公开信的修辞水准还可以,至少文字比海航和安邦的PR要强太多了——到底是法科博士后。


但么宁这个自辩是否成立,熟悉重庆打黑往事特别是李庄案第一季故事的人,相信都会有自己的判断。


我所在的十几个以法律人和媒体人为主的微信群里,几乎都是骂声一片,极少看到同情乃至声援么宁的声音。


我猜测么宁此举,可能和前几天下面这份文件被公之于众有关。

2.jpg


这份博士后出站报告曝光后,也被各种冷嘲热讽。


这篇论文以所谓“死磕律师”现象作为分析和切入视角,在当下,仿佛法庭之外以科研为名的二次蹂躏,本就让人有说不出来的滋味。


研究对象更像是一个伪命题,如一位老律师所说——“刑事诉讼三角构造中,控辩关系肯定是对抗和冲突的嘛,既不存在困境,也不需要突破。在当下,因法官常常屁股坐歪的辩审关系才存在困境和需要突破”。


幺宁选择这个主题和切入角度,自然和她特殊的职业经历有关。


但迄今为止,幺宁在重庆打黑时期的所作所为并未全部公之于众,为法律界和媒体界所熟知的,不过是李庄案第一季的言行。难怪这封公开信里,幺宁自己也说,将来要回顾和整理那段时期的经历。


她像是在暗示她的苦衷,也像是闪烁其词的哀婉自辩。


在这个无名无姓的年头里,个体被洪流冲刷和裹挟的所在多见。这里面,有多少是体制不容抗辩的严苛桎梏?又有多少是随大流混碗饭吃的身不由己?还有多少是出自个体的投机心与作恶欲?


一边是俗语说的公门里头好修行,一边是佶京俅贯江山里,超霸二公可少乎(聂绀弩的沉痛反问)。这里头的差别,在事实基本面得到呈现之前,分辨委实不易,很难做斩钉截铁黑白分明的定论。


所以老实说,我对么宁并无特别大的反感,更谈不上切齿愤恨。我相信如果没有她坐在那个位子上,一定还会有其他人,而其他人的表现也许更不堪也未可知——但这并不代表着么宁就可以轻易被原谅。


重庆打黑时是位高权重的检察官,薄王倒台后是光彩照人的律师;


重庆打黑时是人民卫士,薄王倒台后是刑诉博士(后);


重庆打黑时是帮凶,薄王倒台后是受害者。


凭什么?


大家的不忿,不止是么宁的两边都想要(薄王倒台后索性沉沦如万州熊就罢了),更在于她在都要到了后依然不会闷声发财,依然要伪饰和强辩,依然要扮演不忘初心。


世上其实很多这种两边都能占到便宜的人,双商高加运气好嘛,比如韦小宝就是,再比如同为女性的郑女士也是。后者在李庄案和文强案等重庆打黑宣传中大放异彩,却至今官运亨通,逍遥自在,鲜有人关注。


么宁能脱颖而出入薄王法眼,又能从西政一路拿到北师大博士后,智商相信绝对没得问题。


问题出在情商。


真要伪饰的话,还有比辞去公职低调下海,扮演面对“言词激烈的缺席审判”永远沉默如海的一介楚楚红颜更让人觉得可悯可信可谅的吗?


文革数以千万的作恶者,鲜有出来道歉和忏悔的。无论从大环境还是小气候看,么宁不会说出真相,也很难道歉,忏悔更是不可能。那你就学郑女士,她闷声升官,你闷声发财,不就得了?


我们老家有句土话,叫屎本已不臭,何苦要搅起来臭呢?我再补一句,搅起来就罢了,何苦还要放进嘴里嚼起来臭呢?


虽说这世上未必真有彻头彻尾的公道,也别希望有随随便便的原谅和忘记哈!


山城风雨已成往事,回到篇首的这三个人。


么宁这一弄,唯一的作用就是以后她的名字估计不会再有人写错了。也就是说以后火力会更准确地覆盖到她身上来。


孙政才落马的罪状之一就是肃清薄王遗毒不力。肃清某某某遗毒,是因为他肃清某某某和某某某遗毒不力——这个句式有点奇怪,只希望这个前缀可别越来越长。不准妄议和肃清遗毒,正在成为日渐常见、首尾呼应的两极。


虽然屡屡申诉无望,但重庆事件对李庄而言,其实早已值回票价。出狱吊照的李庄带着儿子执业,从非知名律师到知名非律师,延续着政法世家的事业,应该说命运对他已足够垂青。但么宁此番自辩,相信一定会激起这个河北男人的强烈反弹。


我从2009年开始关注重庆打黑,媒体人里面,算是对这个题材倾注心力比较多的人了。前后三年间,为南都周刊组织了不下五次重庆题材的封面报道。2011年底的风波和2012年初的狂喜,思之犹如昨日。


但至而今,我越来越不关心重庆往事。歌乐山下,你方唱罢我登场。嘉陵江上,各路人穿梭如鲫。风动幡动,均是各种心动。在当下,反思重庆打黑的意义,不仅早已逐渐单薄,更添了几份反讽与滑稽。


所以,那些暗黑深处的秘密,如果永无可能见天日,留在山城和秦城的密档里与人心深处,可能就是最合适的选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