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左凤荣:俄新编中学历史教材对苏联体制领导人看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10-17-2018 07:33: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左凤荣:俄新编中学历史教材对苏联体制和苏共领导人的看法
2018-03-14  lvzhenhui...  来源  阅 52  转 2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
微信分享:


左凤荣


俄新编中学历史教材对苏联体制和苏共领导人的看法


内容提要
俄新编中学历史教材把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统称为“1917年俄国大革命”,称这一革命改变了俄国和世界的历史,但布尔什维克的政策导致了国内战争,是俄国历史的悲剧。教材承认20世纪20—30年代苏联的新经济政策、工业化等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对集体农庄制度和大镇压进行了谴责;强调卫国战争的胜利是苏联人民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胜利,强调卫国战争对世界的贡献,淡化斯大林的作用,并指出了斯大林的一些失误;肯定了赫鲁晓夫时期所取得的进步和成就,但对他搞个人集权、没有触动斯大林体制持批判态度;对勃列日涅夫时期基本持否定态度,认为苏共追求稳定导致了体制的严重危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苏联体制危机发展的结果。改革失误和“8·19”事件加速了苏联解体。

关键词
苏共领导人 俄罗斯 历史教材 苏联体制


作者简介
左凤荣,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科研项目《俄罗斯海洋战略跟踪研究》(项目编号:CAMAZD201610)阶段性成果。





普京把历史教育作为凝聚国民共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工具。从第三次执政开始,普京要求编写统一的中学历史教材。俄罗斯历史协会组织专家首先制定了《俄罗斯历史统一教材新教法总构想框架》,作为新编教材的指导思想。这一工作是在国家杜马主席纳雷什金(他也是俄罗斯历史协会主席)的领导下进行的,当时成立了专门的编写小组,副组长是教育和科学部部长利瓦诺夫、文化部长兼俄军事历史学会主席梅津斯基,学术小组的领导人是俄罗斯科学院通史研究所所长丘巴里扬院士,近百位历史学家、教师以及社会组织和俄罗斯地方参与了这一工作,两次大规模征求意见,2013年10月30日在俄罗斯历史协会委员会扩大会议上正式定稿。2014年1月16日,普京在克里姆林宫接见了《俄罗斯历史统一教材新教法总构想框架》的作者们,对他们的工作给予了肯定。2016年新编历史教材是依据新教法总构想框架编写的,涉及20世纪苏联历史的部分共有四章:大震荡年代的俄国、20—30年代的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从战后至苏联解体。

2016年赶在十月革命100周年前夕出版新编历史教材,也是为了配合对1917年俄国大革命的纪念。经由俄罗斯教育和科学部批准的教材有三种,其中有两种涉及苏联时期(另外一种苏联时期未获教育和科学部批准,正在修改):一是由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托尔库诺夫任主席及6位专家(其中包括院士、俄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季什科夫,通讯院士、俄科学院俄罗斯与世界经济研究所科学委员会两主席之一的阿尔辛基耶夫,将军、军事科学院院长加列耶夫,第1741中学校长潘金和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乌科洛娃等)组成的编委会,具体由加利诺夫、达尼洛夫等8位作者写成的《俄国史·十年级》,由莫斯科教育出版社出版,共有三册(以下简称教育版教材);二是由通讯院士、历史学家奥·沃洛布耶夫等三人编写的《俄国史:20世纪初至21世纪初》,由莫斯科大鸨出版社出版,只有一册,供中学十年级学生使用(以下简称大鸨版教材)。这两本教材都是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写起,写到2014年。第一本的特点是叙事详细,特别是包含不少谈民族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内容;第二本对史实的叙述比较简略,有些问题没涉及,但观点更鲜明,评论更多。两本教材的共同点是都向中学生介绍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提供不同观点的资料,提出许多问题,要求他们独立思考。

教材反映的是俄罗斯学界的主流观点和国家历史观,这些教材的作者都是在俄很有影响的历史学家,看法更具权威性。2016年12月1日普京在国情咨文中说:“2017年是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100周年。这是回顾俄国革命原因和本质的又一个重要契机。这不仅仅是对历史学家和学术界而言的,整个俄罗斯社会都应当客观、诚实、深入地探究这些事件。这是我们共同的历史,应该予以尊重。”“我们要吸取历史教训,首先是为了和解,为了巩固社会、政治以及公民和谐。我们今天实现了这种和谐。”“不管我们的祖辈曾经站在哪个阵营,让我们牢记一点:我们是统一的民族,我们是一个民族,我们只有一个俄罗斯。”这些教材基本贯彻了普京这一思想,向学生传达的信息是:俄国历史有起伏变化,政权多次更迭,但不变的是俄罗斯人的英雄主义和爱国情怀,为了更好地确定俄罗斯未来前进的目标,俄罗斯需要实事求是地看待苏联时期的胜利与悲剧,看待这一时期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吸取历史教训,避免社会再发生革命和动荡。教材歌颂人民的英雄主义和在教育、科学、文化领域取得的成就,突出苏联对世界的贡献。教材很重视研究社会和人民情绪的变化。限于篇幅,本文并不想全面评价这些教材,而只想考察一下我们所关心的问题,即历史教材如何看待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苏共的领袖们,如何看待诸如十月革命、工业化、集体化、苏共二十大、苏联解体等重大事件,如何看待苏共所建立的体制模式。

对于俄罗斯新编历史教材,中国一些人没有认真读教材,或者根本就不了解对苏联历史的研究状况,就认定这是对以往被戈尔巴乔夫改革以来颠覆的苏联时期历史的“重塑”,“正面描述了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等苏联领导人的历史史实”,“重评‘苏联解体’”。教材确实没有全面否定苏联时期,而且俄罗斯政界和学界也从来没有全面否定过苏联时期,无论是戈尔巴乔夫时期,还是叶利钦时期,他们都充分肯定苏联工业化的成就和卫国战争的贡献。这些教材基本肯定了戈尔巴乔夫改革以来对苏联重大历史问题的研究成果,如给予二月革命以应有的历史地位,谴责斯大林的大恐怖和集体农庄制度,反对个人专权和个人崇拜,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所谓稳定实际是停滞,等等。



一、把十月革命放在“大震荡时期”来考察

苏联时期把十月革命看成现代史的开端,称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俄罗斯现在的教材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作为现代史的开端,把十月革命纳入“‘大震荡’时期的俄国”来考察,这一时期从1914年开始到国内战争结束。1917年发生了俄国大革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同属于俄国大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俄国造成的影响巨大,是十月革命发生的重要历史背景。“战争期间总共动员了1500万人,到1916年底,在前线和后备部队有650万人,部队平均每个月被打死、打伤和被俘17.5万人。被俘者甚至多于受伤和牺牲的人,达到340万人。”战争开始时人们满怀爱国热情,认为很快就会胜利。1915年以后,社会情绪变了,人们的反战情绪在增长,士兵和农民不满,甚至许多军官对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周围的人也不满。1917年1月5日纪念流血的星期日周年时就有15万工人参加游行,打出了“要面包!”“打倒战争!”等口号。2月22日尼古拉二世动身去最高指挥部,23日首都就开始骚动,人们抗议面包短缺的集会到2月27日变成了起义,近半数的士兵参加了起义。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建立了多党联合政府,开始以立宪民主党人为主,后来经过四次改组,到十月革命时,临时政府总理是社会革命党人克伦斯基,政府成员多数是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临时政府未能解决和平、土地、面包问题,列宁号召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十月武装起义没有遇到多少抵抗就占领了彼得格勒和冬宫。“1917年2月俄罗斯帝国最后一位沙皇尼古拉二世被推翻,建立了由自由派和温和的社会主义者组成的政权,但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政府并没有解决国家的重要问题——土地和和平问题。继续进行战争和经济的崩溃加强了激进革命者——布尔什维克的力量。1917年10月,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新的社会主义社会为目标的政党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一个大国夺取了政权。在俄国,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成为政权的最高机关,布尔什维克的领袖列宁则成为政府(人民委员会)的首脑。1918年初宣布建立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20世纪20—30年代苏俄的发展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经济的军事化、国家调节作用的增强、建立了专政体制的政权。”

对于十月革命的性质,教材没有直接下结论。在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孟什维克领导人马尔托夫称十月革命是十月政变,教材没有表明态度,而是正反两方面的观点都有反映:“布尔什维克把苏维埃政权称为世界上最民主的政权,因为它为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管理国家提供了可能。但布尔什维克的反对者反驳说,苏维埃并没有向全体人民开放,事实上政权只是由一个政党占据。布尔什维克解释说1917年十月革命在深化,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但其反对者批驳说,十月革命相对于二月革命是反革命,二月革命开辟了俄国建立民主国家发展的道路。”并向学生提出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917年十月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对此有不同说法:‘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十月政变’等,你认为哪种说法更正确?为什么?”

对于列宁是否为了在俄国搞革命而接受了德国人的帮助,教材没有回避。“布尔什维克并没有积极参加二月事件,党的许多领导人当时或在监狱或移居海外。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的党员不超过2.4万人,在彼得格勒布尔什维克只有几百人。”“1917年4月3日以布尔什维克领袖列宁(乌里扬诺夫)为首的社会民主党人乘坐专门的铅封车厢从瑞典经过德国领土回国。”大鸨版教材正文中没有涉及此事,但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列宁是怎么从侨居地回国的?为什么他回国的旅程迄今仍引起了许多问题?”两本教材都强调,正是列宁的回国改变了社会主义者与临时政府的合作政策,也改变了二月革命后俄国各政党合作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局势。

十月革命是大动荡的产物,反过来又给社会带来剧烈动荡。“新生活在深重的痛苦中诞生。经济破坏导致饥饿和贫困。苏维埃政权试图保障工人的粮食和生活必需品,开办了公共食堂和消费合作社。工人阶级家庭搬到了‘资产阶级的住宅’(公共住宅就是这样产生的)。但这并不能使急剧下降的生活水平停止下降。……无家可归的儿童最为贫困。据不同的统计,国内战争结束时有500万—700万儿童失去了父母和亲人,成为孤儿。”

教材承认1917年革命(包括十月革命)的巨大影响,“1917年俄国大革命不仅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也是全世界历史的转折点。狭义上的革命范畴包括从1917年2月到10月的革命——从推翻君主到建立布尔什维克政权;广义上则指从沙皇制度崩溃到布尔什维克在原俄罗斯帝国领土上确立权力为止的整个历史时期”。“俄国革命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范围的事件,最大的政治经济悲剧之一)这一背景下,革命起义导致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帝国成为过去。”“但是只有俄罗斯诞生了崭新的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这是长期的社会政治危机的结果。”“1917年俄国革命是世界历史上大事之一,对我国而言这意味着几个世纪以来形成的传统发生根本断裂,重新建立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十月革命的意义超出了本国的范畴。布尔什维克在俄国建立的新社会制度,成为世界千百万人的榜样。到处都出现了共产主义组织和政党,布尔什维克感觉自己是世界革命的先锋队。1919年3月建立了共产国际,把不同国家的共产主义者联合起来。他们面临的一项任务是建立‘全世界苏维埃国家’。”“十月革命思想不仅影响着革命者。‘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导人也意识到,社会不公平发展,少数富人奢华的生活建立在千百万人贫困和受压迫的基础上将导致社会爆炸。他们开始调整自己的政策,缓和社会矛盾,不允许共产主义者扩大影响。”“‘苏维埃试验’由于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被认为是20世纪重大事件之一。”这是对客观事实的承认,并没有对此做出价值判断。



二、对列宁的活动肯定不多,谴责列宁的政策引起了国内战争

教材承认,“列宁是俄共(布)的建立者和无可争议的领袖,甚至他的对手也承认他是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尽管他在党内并没有占据任何特殊的职位(他只是中央委员和政治局成员),其领袖的威信是绝对不可动摇的”。但对列宁的活动正面评价不多。教材认为,布尔什维克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在俄国,无产阶级专政的形式是苏维埃政权。国家的政策完全由布尔什维克党的上层——其中央委员会来决定,后来由其更小的机关——政治局来决定”。“1917年革命成为国内战争的开始,这是俄国历史上最悲惨的篇章之一。”“国内战争这一民族悲剧是俄国社会深刻分裂的结果。”战争和革命分裂了社会,所幸布尔什维克找到了恢复经济的新经济政策,实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经济的跃进。

1918年至1921年初的国内战争造成了大量伤亡,两本教材都大量描述了国内战争对国家和民族的伤害,实际上都不认同十月革命后建立的体制,都认为布尔什维克的政策(解散立宪会议、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和实行粮食专政)是造成国内战争的主要原因。

教材把国内战争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布尔什维克的政策,“布尔什维克掌权后,宣布解散了全民选举产生的立宪会议,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开始在经济中实行社会主义,这些都是俄国发生国内战争的主要原因。这场战争持续时间长流血多,对抗的双方都极其残酷。战争伴随的是经济破坏、饥荒和疾病流行。几百万人被打死,许多人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进行立宪会议代表选举和召开立宪会议是当时俄国社会的重要诉求,布尔什维克指责临时政府拖延召开立宪会议,因此,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后便在1917年11月中旬举行了立宪会议选举,结果是:在莫斯科和彼得格勒布尔什维克得票率为46.3%,社会革命党人得29.9%,立宪民主党得12.8%,孟什维克得3%;在农村居民中,布尔什维克得票率为18.6%,社会革命党得44%,立宪民主党得2.2%,孟什维克得2.5%;在士兵中,布尔什维克得票率为42.1%,社会革命党得37.2%,立宪民主党得2.3%,孟什维克得3.4%;在全国范围内,布尔什维克得票率为22.5%,社会革命党得39.5%,立宪民主党得4.5%,孟什维克得3.2%,以社会主义为方向的民族主义政党得票率为14.5%,以非社会主义为方向的民族主义政党得票率为9.6%。从选举结果看,布尔什维克只在莫斯科和彼得格勒、在士兵中得票较多。在立宪会议中,布尔什维克得到180席,社会革命党得388席,左派社会革命党得到40席,立宪民主党得15席,孟什维克得27席,其他得113席。1918年1月5日召开立宪会议,社会革命党人切尔诺夫被选为立宪会议主席,因为立宪会议没按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命令行事,被解散。苏联和中国的学术界都强调1918年3月3日苏俄与德国签订的《布列斯特和约》是被迫的,为了保住新生政权而不得已签订的,但俄罗斯新版教材却没有对此给予理解和肯定,强调的是和约对国家的伤害。“《布列斯特和约》不仅使俄国失去了部分土地和人口,沉重的和平条件也激化了国内局势,许多人把布尔什维克看成是国家利益的背叛者。左派社会革命党人激烈批评《布列斯特和约》,并离开了人民委员会。”《布列斯特和约》导致了十月革命后建立的布尔什维克与左派社会革命党的联合政府破裂。

苏联和中国学术界把实行军事共产主义看成是内战的结果,为了在战争中取胜才采取的措施,但教材把这看成是内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布尔什维克实行军事共产主义政策,搞粮食专政,“粮食专政不是靠农民的苏维埃实施的,因为多数苏维埃控制在社会革命党手中。1918年6月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决议成立贫农委员会,帮助从中农和富农手里没收粮食。斯维尔德洛夫号召农村分裂成两个不可调和的阵营并在其中燃起内战”。苏维埃政权给了农民土地却剥夺了农民的劳动成果,引起了农民的不满。战胜弗兰格尔后,国内战争并没有结束,反对红军的不是白军,而是绿军(农民),“绿色反对红色”。许多地方反对粮食专政,在36个省有反红军的军事行动。最大规模的反布尔什维克的起义在顿河流域、伏尔加河流域、乌克兰、乌拉尔和西西伯利亚。

“忽视民主形式,解散立宪会议,走上消灭自己反对者的道路和建立一党专政,促使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走上武装斗争之路。《布列斯特和约》和1918年春夏在农村的激进政策导致国内战争的战火燃起,参加武装反抗布尔什维克的还有持爱国情绪的居民和相当一部分农民。”战争开始时是局部的,反对布尔什维克的主要是社会主义阵营的社会革命党人,从1918年底到1920年底内战进入新阶段,斗争主要在布尔什维克和白军间进行。在此期间一战结束,国际社会加强了对苏俄的干涉。在1921—1922年即内战的最后阶段,主要是农民起义反对布尔什维克。内战最激烈的对抗是在红军和白卫军之间,教材并没有过高评价反布尔什维克的一方,而是认为其要建立军事专政,白色恐怖并不比红色恐怖好,白卫将军没找到可靠的群众基础,没有吸引民众的纲领。

内战的结果是布尔什维克政权得以巩固,教材分析了布尔什维克取胜的原因:“布尔什维克把自己的政权性质定为‘工农政权’,为广大民众描绘了社会主义的美好前景;解决土地与和平问题受到欢迎;为与苏维埃政权的敌人进行斗争采取了坚决的措施(不公正的和平、粮食专政、恐怖);列宁及其支持者提出深入人心的口号使其轻易在政治斗争中战胜了自己的对手;他们建立了庞大的宣传机器用革命思想和口号吸引民众;不同于布尔什维克,白军将军们没能解释他们因何作战。”布尔什维克成功争取了有经验的旧军官的支持,建立了政权体系,所控制的地区是经济中心地带,反布尔什维克阵营没有团结起来。“国内战争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民群众的立场。在残酷的抉择面前,他们试图避免进行选择,民众在经过痛苦的动摇后支持了布尔什维克。”

对于内战造成的人员和物质损失,教材予以谴责。“内战期间总计损失达1200万—1300万人,差不多一半是因为饥饿和疾病的(原因),从俄罗斯移居海外具有大规模性质,有近200万人离开了自己的祖国。”经济处于灾难之中,“从前俄罗斯帝国的领土分裂了,苏俄是最大的新国家。在这个国家里存在的是苏维埃体制,理论家认为这是一种无产阶级专政形式,实际上建立的是一党专政,其他一些政党,除了俄共(布)外,在苏俄都不能存在”。“布尔什维克得以保住对自己政敌的胜利。红军打败了‘民主的反革命’和白色运动,镇压了反对军事共产主义(首先是粮食专政和粮食征收制)的农民起义。最终在俄国建立了布尔什维克的一党专政。”国内战争结束后,建立统一国家的问题提上日程。“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国家,成了俄共(布)中央政治局激烈争论的问题。斯大林建议乌克兰、白俄罗斯、高加索国家加入俄罗斯联邦,成为其内部的自治共和国,但列宁认为自治化方案是不合时宜的,坚持平等共和国的联合。列宁的主张最后胜利了。”“苏联宣布建立在权力平等和享有主权的各共和国自愿联合的基础上,每个共和国都有自己的法律、权力机关、司法体系,具有自由退出联盟的权力。”普京曾公开批评这一政策,认为这是在国家大厦下面埋了一颗炸弹。教材承认,“布尔什维克把前俄罗斯帝国的大部分地区统一为一个国家,开始了俄国历史发展的苏联阶段。一方面促进了民族的自我意识,建立和发展了民族文化;另一方面苏联建立的原则基础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经常导致几个世纪以来一直生活在共同地域的各民族权利受到钳制”。

教材对列宁肯定较多的是实行了新经济政策。教材认为,用粮食税取代粮食征收制,很大程度上是形势所迫。“根据不同统计,从1921—1922年由于饥饿和疾病,有100万—500万人死亡。”苏俄向世界寻求帮助。“20年代与实行新经济政策相联系的阶段,在面临失去政权的威胁面前,布尔什维克做出的‘暂时的让步’。粮食税取代了粮食征收制,为建立小型私有企业提供可能,使用外国资本。经济领域的最高指挥权掌握在国家手中,一党制也保留下来。但新经济政策医治了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的创伤,克服饥荒,恢复了经济。”“新经济政策给了‘资产阶级’以自由,因此,许多俄共(布)党员、红军战士、工人批评新的秩序。列宁坚信这只是暂时的退却,苏维埃政权还可以转向‘经济恐怖’,同时他也没急于埋葬新经济政策,经常说实行这一政策是‘严肃和长期的’。”教材也承认新经济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功。“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国家的经济发展经过几年就达到了战前的水平,1926年工业生产达到了1913年的水平,而且在某些领域,如机器制造、采煤和石油,甚至在交通运输工具方面,超过了战前水平。苏联开始生产涡轮机、拖拉机、石油工业设备。耕种面积和畜牧业恢复了,到1926年农民的收获打破了纪录——7680万吨谷物。”新经济政策时期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国家的、集体的和私人的,20年代解决了国家的主要问题——恢复了经济,但是苏联的劳动生产率、技术水平、人均商品产量还落后于工业化强国。



三、斯大林建立的工业强国有弱点,体制被否定

教材对苏联时期取得的社会进步还是肯定的,“这一时期苏联率先在世界上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苏联时期最明显的成就是解决了流浪儿和文盲问题,实现了妇女权利平等,建立了卫生基础,确立了系统的妇幼保健等等。在20世纪30年代建立了普遍的免费教育,城市是7年”。对斯大林的许多政策及其建立的体制模式是否定的,对斯大林的阶级斗争和大镇压予以谴责。

斯大林当上总书记,掌握了任命干部的权力,把自己的支持者安排到相应的岗位上,使斯大林在党内斗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斯大林是抛弃新经济政策和转向‘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倡议者,这一政策的基本方向是工业化、集体化和文化革命。工业化的主要资金是从消灭个体农民经济以集体农庄取而代之中获得的。”全盘农业集体化起因是粮食供应价格不合理,农民不肯按对自己不利的价格把粮食卖给国家。1928年1月斯大林到西伯利亚,要求富农把余粮按固定价格卖给国家,拒绝者被送交法庭审判,粮食被没收。禁止粮食自由买卖,斯大林抛弃了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强调要加快工业化,向富农进攻,迅速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在短期内赶上发达国家,实现经济独立,农业和农村需要为工业化提供资金和劳动力,为此必须实行农业集体化。教材用很大篇幅描绘了农业集体化的后果:“斯大林强制农村向社会主义集体化过渡引起了强烈不满,仅1929年12月就有近1万苏维埃政权的代表和集体农庄积极分子被打死。《大转变的一年》一文的发表,引起了伏尔加河沿岸、北高加索和乌克兰、西伯利亚农民的不安,反抗的参加者不少于100万人,反抗的形式之一是大规模屠宰牲畜。”到30年代末有25万集体农庄,农民被改称为集体农庄庄员。“集体化解决了‘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农业劳动完全由国家监控。集体农庄成为满足城市和工业化所需的粮食和资金的提供者。国家采购的谷物量提高了(集体化开始前每年平均1100万吨,1932年达到1850万吨)。其中大概1/4用于出口,在集体化时期农业生产水平降低了。只是到30年代末,粮食产量才达到新经济政策时期。肉类和牲畜的生产则低于一战前。”

斯大林时代是充满矛盾的时代,“20年代末至30年代苏联的发展具有矛盾性。一方面加快了工业现代化、文化革命、教育和科学发展、广大社会阶层职业的改变和职位的上升(‘社会升降机’),人们的热情和公民的社会积极性提高,1936年新宪法确定了无产阶级专政和公民在法律面前的平等地位。但另一方面,也出现了民主萎缩、加强意识形态审查、寻找‘人民的敌人’和大规模的政治镇压,其高潮是1937—1938年”。“为了刺激工业增长速度利用了镇压。为此斯大林提出了随着向社会主义迈进、成就越大阶级斗争越尖锐的理论。在完不成定额、生产中出事故、居民抱怨物质情况变坏时,便从国民经济各领域的专家中找‘破坏分子’。”社会主义建设消除了20年代的失业,机关扩大,逐渐形成了在册权贵——高层管理者,他们掌握着国有经济和财富的分配权,能够得到短缺商品。

工业化取得了巨大成就。“1933年1月斯大林宣布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了——用了四年零三个月。但事实上许多指标并没有完成(对此并没有说)。管理经济的行政命令方法效果并不佳——到1933年初工业生产的年增长速度降至5%。尽管如此,‘工业化跃进’成为现实,苏联开始赶超主要强国。”经过三个五年计划,苏联建立了7500多个大企业,其中包括大型冶金工厂、机器制造企业和电站,生产出许多以前不能生产的产品,如制造飞机用的铝、化学工业等。交通网在发展,1940年有铁路10.61万千米(1913年5.8万千米),建设了莫斯科地铁和运河。苏联变成了工业强国,工业品生产占欧洲第一和世界第二位,在世界工业品中所占比重从1913年的2.6%升到1937年的13.7%。

工业化的成果是巨大的代价换来的:农业落后,消费品严重不足,严重的饥荒。“由于集体化对农业的打击,使之无法克服1931—1932年的歉收,在苏联的南部州开始了可怕的饥荒。媒体要求报道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而对这一悲剧只字未提。国家没有向饥荒地区提供任何帮助。据不同研究者提供的资料,1932—1933年在乌克兰、北高加索、伏尔加河流域和哈萨克斯坦有270万—450万人饿死。”“尽管在许多地区发生了饥荒,为了获得工业化所需的资金国家仍出口1800万吨粮食。苏联各地因饥饿死了700万人。与1926年人口普查相比,1937年人口普查人口减少了1030万人(下降了9%)。”“‘社会主义在各个战线上全面进攻’是相当矛盾的,苏联人建立了数千个大企业,建立了新的工业部门,苏联的工业生产占世界第二位,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工业的发展不是保障居民的食品、日常工业品和住房的需要,而是生产钢铁、机器设备和武器。集体化带来了巨大的牺牲和农业的悲剧性后果。”“从1929年起建立了凭证供应制,面包、黄油、糖及其他食品需要凭证购买。但在1.6亿人中拿到票证的人只有4000万。直到1935年1月1日才取消票证。”

在实行工业化和集体化的过程中,斯大林模式的苏联体制最终定型。“集体农庄体制成为行政命令经济体制的一部分,满足了国家对粮食的最低限度需要,这些粮食用于满足城市需要和用于出口。1930年国家收购的粮食比1928年增加了一倍,出口粮食保障了工业品的进口: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企业用的85%的机床和机器是从国外进口的。”“斯大林的工业化是建立在强化行政指挥方法和高度中央集权基础上的。”“斯大林的专政成为苏联社会最重要的特点。个人专权与苏联宪法和法律确定的民主制原则相对立。纸面上写的和官方讲的与生活中的实际相脱离是苏联社会的一个重要特色。”“在苏联形成了联共(布)领袖的专政,没有领袖的同意不可能通过任何决议。斯大林的命令和指示没有经过讨论,必须无条件执行。领袖专政依靠进入中央政治局的忠实的战友(伏罗希洛夫、卡冈诺维奇、加里宁、古比雪夫、莫洛托夫)执行。”1952年苏共十九大改变了党名和组织结构,“但是,像从前一样,主要问题都是斯大林及其‘四人’小圈子(马林科夫、贝利亚、赫鲁晓夫和布尔加宁)决定的。”“在30年代苏联建立了‘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其特征是:管理上的过分中央集权、领袖专政、党的机关代替苏维埃的权力、迷信用行政方法解决政治和经济任务。在进行工业化跃进的同时,建立了古拉格集中营,利用犯人的强制劳动。”

苏联实际上存在着对两个人的个人崇拜,一个是对列宁,另一个是对斯大林,没有把列宁下葬而是放在列宁墓中,斯大林被说成是列宁事业的忠实继承者,或者说斯大林就是今天的列宁。“官方的宣传把苏联的一切成就都归功于斯大林个人。斯大林建立了个人集权制度,党和国家机关都要服从于他的意志。领袖专政,大规模的镇压,与民主原则和苏联宪法的规定根本矛盾。”

斯大林时期实行的政治镇压受到谴责,大鸨版教材用的题目是“大恐怖的机器”,教育版教材用的题目是“镇压政策”。“镇压的高潮是在1937—1938年。”列宁的战友、老布尔什维克,党组织、经济机关和共产国际、军队的许多领导人被处死。被卷进大清洗机器的还有前沙皇军官、神职人员、富农、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人等。开始了“民族战役”,反对朝鲜人、德意志人、波兰人等。从社会成分看,被镇压的主要是农民、工人和小职员。但教材都没有给出具体被镇压的人数。



四、对斯大林在卫国战争时期的行为赞赏不多

在卫国战争这章,教材突出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是苏联军民的英雄主义,无论是前线还是后方,苏联人都为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牺牲;二是卫国战争对人类的贡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70%—80%的损失是在卫国战争中,苏联对反法西斯同盟取得胜利做出了决定性贡献。胜利是巨大的代价换来的”。“对于苏联来说,这场战争是保卫自己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全民的、卫国的、神圣的战争。在纳粹的威胁面前,社会团结起来了。爱国热情、前线与后方的团结是胜利最重要的因素,纳粹制造苏联各族人民不和的企图没有成功。”“卫国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但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被称为卫国战争不是偶然的:对于苏联人民来说面临的是祖国的命运问题。希特勒的种族学说把斯拉夫人和其他民族归入应该‘被消灭’-‘非人类’,德对苏的战争是‘非常规的’,具有异常残酷性。战争的胜利体现了苏联人民的英勇功勋,使全人类摆脱了法西斯的威胁。”对斯大林的军事指挥没有多少描述,突出了朱可夫等军事将领的作用。

不能把卫国战争的胜利归功于斯大林个人,突出强调军人的英雄主义。教材基本没提斯大林的英明指挥,反而提到战争初期斯大林不顾苏军遭受的巨大损失,一味强调要反攻:“朱可夫反对苏军同时在三个战略方向上发动进攻,他认为没有为此可动用的预备队。但在斯大林的压力下,做出了在所有方向上发动进攻的决定,分散而没有最起码的预备队必然导致失败。斯大林认为1942年春夏德国人会向莫斯科发动新的进攻,命令把相当大的预备力量集中到西部方向上。而希特勒则相反,把南方作为主攻方向,其战略目标是控制伏尔加河下游和外高加索。”教材突出的是各个战场上将领的指挥才能和官兵的英勇。在战争初期对布列斯特要塞的保卫,苏军的顽强战斗延缓了德国军队对莫斯科的进攻,莫斯科会战使德国遭受首次大失败,巩固了反法西斯阵营,“在莫斯科会战中朱可夫、科涅夫、罗科索夫斯基和其他军事将领都显示了卓越的指挥才能。但是胜利付出了极高的代价:苏军总共损失了超过180万人,德军损失了61.5万人”。强调前线与后方是统一的战线。苏联人的爱国主义热情高涨,1941年向东方搬迁了2500家企业,疏散了1700万人。“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全国迅速转入战时体制,成为大军营。后方也承受了很大痛苦,12小时工作制,凭证供应,供应量低,饥饿,各行各业的人都对战争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斯大林在战争中的作用是个敏感话题,教材认为:“在很长一段时间,苏联人头脑中的想法是胜利要归功于斯大林。是的,斯大林是最高统帅,是国防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的主席,他成了胜利的象征。是的,斯大林有军功,但他由于镇压军队中的指挥员、由于1941—1942年的失利、由于战争中造成巨大的人员损失,对国家和人民也有罪过。哪方面更多一些,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每个人会做出自己的判断。对于大多数历史学家来说,他们的评判是明摆着的。”“没有千百万军官、士兵、医务人员、游击战士、后方劳动者的自我牺牲和爱国主义精神能取得胜利吗?没有英雄们,没有布列斯特要塞的保卫者和潘菲洛夫师的战士、没有‘列宁格勒狭地’和斯大林格勒巴甫洛夫小屋的保卫者、没有马特罗索夫和库尼科夫,能取得胜利吗?回答胜利属于谁的问题,只有一个答案:属于那些为此做了贡献的人,属于苏联全体人民。”“苏联在战争中胜利的主要根源是前线和后方的苏联人民空前的勇敢和英雄主义精神。”“胜利也使我们付出了巨大代价。战争夺走了近2700万人的生命(其中包括1000万士兵和军官),在敌后牺牲了400万游击战士、地下工作者和平民。超过850万人遭到法西斯奴役。”代价还包括自己造成的,斯大林以有人与占领者合作为名,惩罚整个民族,办法就是把整个民族迁走并取消其民族自治区,“由于饥饿、寒冷和疾病导致了大量牺牲,由于被迁移而死亡者达14.4万人,其中包括半数的卡尔梅克人,1/2的保加利亚人,1/3的卡拉恰伊人。这些残酷的镇压引起了战后长时间的民族运动新浪潮”。

对于斯大林搞的“东方战线”,教育版教材很简略,只用了两页篇幅,没做评论,但大鸨版教材没有回避谈卫国战争前后苏联那些自私政策,并做出了评价。“1939年8月23日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和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此外,苏德还达成秘密备忘录划分了欧洲的势力范围。这一协定使苏联能够控制波兰的一部分,包括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此外,德国承认苏联在波罗的海沿岸、芬兰和比萨拉比亚(1918年划归罗马尼亚)的特殊利益。”“按以往的看法,对互不侵犯条约本身没有什么可指责的,但大家都明白,这个协定为希特勒侵略波兰‘开了绿灯’,根据许多政治家和历史学家的看法,这是促使希特勒实施报复的想法,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尽管苏德协定使苏联暂时摆脱了希特勒的侵略,但对德国在欧洲实现其军事政治计划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其签署者,这个协定通常称为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协定,苏共领导人长期否定这一秘密协定的存在,直到80年代末在戈尔巴乔夫时期,协定的文本才被公开。”在苏德关系方面,教材也指出了苏联的失误,在执行苏德经济协定时,苏联比德国积极。1941年11月德国还建议苏联加入三国协定,但两国分歧明显,特别是在1941年4月5日苏联与南斯拉夫签署友好和互不侵犯协定后,此事作罢。

对于枪杀波兰军官一事,教材也没有回避。“在苏联的计划中注定了波兰军官的悲剧命运。他们被分配在五个集中营里,最著名的在卡廷(斯摩棱斯克州)。根据联共(布)中央政治局1940年3月5日的命令,这些集中营中的波兰战俘,有21857人被枪决(档案记载)。苏联领导人长期不承认是苏联的错误导致了这些波兰战俘的死亡,第一次承认此事是在改革时期。2010年俄国家杜马通过《关于卡廷悲剧及其牺牲者》的声明,正式宣布在卡廷发生的大规模枪决事件是斯大林制度的犯罪行为。”

谴责苏芬战争。虽然教科书为苏联对芬兰的政策辩护说:“对芬兰政策当时取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担心第三方利用芬兰领土反苏。”“1939年11月30日苏联红军越过卡列利阿地峡的边界,开始被称为‘冬季战争’的战争,战争一直延续到1940年3月12日签署苏芬协定。红军是在极其严寒的情况下作战,在试图攻破敌人防线时没有取得明显的战绩。尽管付出了巨大牺牲,最终苏军还是占了优势,芬兰不得不把自己的领土让给苏联。”“‘冬季战争’对苏联影响很大:苏军牺牲人数比芬兰军队多两倍,牺牲和冻伤的人数也多于芬兰。战争导致苏联外交孤立:苏联被开除出国联,芬兰由于损失了大部分领土而与德国接近并在1941年6月参加了对苏联战争。”

教材没有回避波罗的海三国是在苏联的压力下与苏联合并的,苏联向罗马尼亚发出最后通牒,吞并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并指出了在吞并波罗的海三国后,在三国逮捕和驱逐了4万人,总共从苏联西部新占领的地区驱逐了38万—39万人。“如果说开始阶段相当一部分居民打算与新政权合作(或者与新政权达成妥协),但在这些镇压措施后反苏的情绪广泛扩展。”闪电战开始,希特勒军队南有罗马尼亚军队、北有芬兰军队的配合,这是斯大林外交政策直接导致的。教材不回避问题。有一种说法:希特勒是被迫进攻苏联的,因为斯大林准备进攻德国,但在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文献中没有找到文献证实,希特勒进攻苏联可以从《我的奋斗》中找到根据。原因主要有三:为德国人争取生存空间,消灭低种族,仇视布尔什维克制度。

战争初期的悲剧错在斯大林。“苏联情报人员不止一次地提醒,希特勒计划对苏联发动军事进攻,并指出了进攻的准确时间。在这些情报中,最著名的是日本特工佐尔格提供的,但斯大林不相信他,他只相信自己的预测,认为情报人员提供的消息不可信。根据斯大林的预测,希特勒不会两线作战:既与英国也与苏联作战。”战争初期苏军失利严重,大量红军被俘,仅基辅战役就损失了60万人。

承认了美国援助的作用。“1941年10月美国开始根据租借法向苏联提供技术、军用物资、装备。通过伊朗、远东、阿尔汉格尔斯克和摩尔曼斯克运输。从1941年10月到1942年6月共向苏联提供了3000架飞机、4000辆坦克、2万辆汽车。这些帮助在苏联军事工业下降时期特别重要,补充了苏联国防工业的不足。美国提供的技术和产品持续整个战争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发展仍然是充满矛盾的。一方面胜利加强了斯大林的个人权力,另一方面从前线返回者希望进行改革:解散集体农庄,增加工业投入,生产日用消费品,与官僚主义进行斗争。民众的这种情绪对政权而言是危险的,重又开始了新一轮镇压。列宁格勒案件、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医生案件等。但在社会政策方面,苏联有进步,恢复了8小时工作制,1947年取消了凭证供应,人民生活水平低。选举流于形式,但其结果被解释成现行的社会主义制度受到了广泛支持。党员数量增加,尽管战争中有大量牺牲,还是达到了600万人。战争消耗了苏联1/3的国民财富,苏联抓了370万德国战俘和60万日本战俘,把他们作为劳动力。战后经济恢复也很快,经过战后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恢复了73%,恢复和新建了6200家大企业,但农业情况不好,1946—1947年发生饥荒。

对于战后苏联的外交政策,教材认为苏联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旨在加强控制,“1947年苏联政府倡议欧洲国家共产党领导人会晤,在会上宣布建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其主要目的是监控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948—1949年南斯拉夫由于反对莫斯科的蛮横要求而被开除出社会主义阵营,其领导人铁托被称为‘杀人犯和间谍’”。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外交以斗争为主,柏林危机促使北约成立,朝鲜发动了侵略韩国的战争。“1945—1953年,出现新的地缘政治、经济、技术和社会挑战,这些挑战决定了未来几十年(世界的)发展趋向,斯大林制度试图加强本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苏联处于(新的)共同社会进程的轨道上,但由于政治保守未能找到应对挑战的对策。”



五、对赫鲁晓夫的评价比较积极

斯大林死后,赫鲁晓夫通过党内斗争成为最高领导人。教材对赫鲁晓夫把国家和党的权力都集中在自己手里是否定的,但对苏共二十大和平反还是肯定的,对于斯大林去世后的社会民主化进程也是肯定的。教育版教材对赫鲁晓夫时期的评价高于大鸨版教材。

教材肯定了赫鲁晓夫积极为斯大林时期受害者平反,但也指出了其平反的不彻底性。斯大林一去世便开始部分平反和释放被关押者,对此,苏共领导层观点不一致。“赫鲁晓夫不顾自己党内同事的意见,决定公开揭发斯大林主义。1956年2月在苏共二十大闭幕当夜召开的闭门会议上他做了长达4个小时的秘密报告——《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赫鲁晓夫列举了斯大林对党的精英和党员、红军指挥员和知识分子代表的犯罪行为。但是,报告对反对派、强制集体化、1932—1933年的饥荒、利用劳改营犯人的劳动等并没有提及。因此,党的第一书记并未提及制度的主要受害者——千百万普通的苏联公民。”苏共二十大促进了平反进程,“从1956—1961年平反了差不多70万人(是1953—1955年的10倍),这不仅意味着释放他们,还意味着恢复他们的个人名誉。在被平反者中,不仅有千千万万普通的共产党员和无党派人士,也有许多党和军队的知名活动家(布柳赫尔、图哈切夫斯基、亚基尔、科秀尔、波斯蒂舍夫、鲁祖塔克、丘巴尔)”。但没有给在二三十年代提出国家发展不同道路选择的党的活动家,如布哈林、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李可夫、托洛茨基等人平反,使他们的支持者也得不到平反。为被驱逐的部分少数民族平反,允许其返回家园,并恢复了部分民族的自治区建制。

对于赫鲁晓夫秘密报告产生的负面影响,教材也指出:“揭发斯大林主义在苏联社会播下了异端的种子,怀疑党的绝对正确的决定,分裂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苏联相当一部分党的工作人员,在斯大林时期开始职业生涯者,开始对非斯大林化进程进行进攻。”为了消除苏共二十大的一些消极后果,1956年6月30日苏共中央通过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决议》,教材认为这个决议是从秘密报告立场后退,个人崇拜被解释成是领袖个人性格造成的,斯大林被说成是卓越的理论家和组织者,其(所作所为的)意图是保障社会主义胜利,强调个人崇拜阻碍了社会发展,但没有改变苏联制度的性质等等,“这一文件成为后斯大林时期保守主义的理论基础”。

教材认为赫鲁晓夫改变斯大林的政策,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一时期是苏联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50年代不仅有德日经济发展的奇迹,还有“苏联经济奇迹”。“从50年代开始苏联实现了自身发展中的一次战略跃进,在20世纪的经济发展是非常有成效的。从发展速度看,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GDP)增速超过了所有发达国家。在1953—1964年,苏联建立了8070家新企业,有7.146亿平方米住宅投入使用。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一倍。国民收入的平均增长速度是10.3%。这改变了人口状况,苏联的居民人数在1953—1964年从1.88亿增至2.267亿人。在1962年城市人口(1.112亿)首次超过农村人口(1.086亿)。国家处于世界科技进步的先锋队中,首次开辟了通向宇宙之路,为实现大胆的社会纲领创造了前提。”“赫鲁晓夫的十年尽管有唯意志的、草率的决定,特别是在农业方面,但国家在工业现代化和社会领域还是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当然苏联的经济奇迹也是相对的,其农业处于低水平,国民收入总体水平不高,赫鲁晓夫改变马林科夫发展日用消费品工业的方针,致使苏联的经济比例失调更加严重。

赫鲁晓夫时期进行了不少改革,如赶超美国、开垦处女地、种植玉米、管理体制改组、住房革命等,许多改革是轻率的,同时他并没有摆脱斯大林体制,仍迷信行政手段。“斯大林去世后苏共和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改变政治方针,开始了苏联社会的民主化进程。但是,他没有提出苏联30年代形成的政治体制的问题,他证明,应该谴责的是对体制的歪曲并消除这种歪曲,开辟通向未来共产主义之路。”最后导致各个阶层都反对赫鲁晓夫。特别是党的机关反对赫鲁晓夫的改革,“赫鲁晓夫胆怯的、不能始终贯彻如一的步骤,引起了那些担心自己的既得利益受损者的担忧。党的机关(不仅是贝利亚倒台后回到自己岗位,还有在赫鲁晓夫当政后巩固自己地位的人)积极反对改革,不再担心被镇压后,他们更想稳定自己的地位”。教材对赫鲁晓夫急躁冒进是否定的,苏共二十二大通过的第三个党纲,被认为是最后的共产主义乌托邦。苏联最重要的成就在军事领域,人造卫星、破冰船、对北极的研究都具有开创性,但人文科学情况不好,受马克思列宁理论框架限制,没有思想自由,不能研究社会发展进程,不能讨论面临的各种问题。“对苏共领导人的正式批评被禁止,因此,人们在咖啡馆、茶馆——家庭厨房进行讨论。这些起了俱乐部的作用,在此讨论社会新闻,进行文化生活、争论,读半禁的书。”60年代出现了非政府组织,“在社会上对政权不信任的情绪在增长。经常议论对新领袖的个人崇拜,1962年发生的新切尔卡斯克事件和1963年干旱引起的粮食困难,以及向集体农庄庄员私人经济的进攻,可以被看成是转折点”。1961年俄罗斯刑法典增加了反苏宣传罪。



六、对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所谓稳定予以谴责

教材对勃列日涅夫时期评价最低,基本持否定态度。认为勃列日涅夫改变了赫鲁晓夫的政策,这一时期的主要口号是“干部稳定”,导致特权阶层腐败和体制固化,说的与做的相脱离,恢复用老办法管理,官员的数量逐年增加,六七个人中就有一个管理者,到1982年高层领导的平均年龄超过70岁。“祖国历史上的勃列日涅夫时期常常被称为‘停滞’,因为这一时期精英没有变化,掌权者老化,不再关注时间的流逝,甚至相应的评价都没有。这是一个在经济、科技、社会关系领域都停滞的时期,这证明社会主义作为社会经济形态和思想政治体制潜力已经耗尽。”“对于社会主义体制来说,镇压的方法不能促进国家潜力的有效发展。由于缺少民主程序(选举制度)精英的更迭大部分通过肉体消灭(大恐怖)的办法,不再镇压则导致干部队伍的停滞,精英的保守化,干部老化,不能回应时代的挑战。”“苏联的外交政策虽然取得了‘缓和’的成果,但耗费很大,没有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成为苏共失去政权和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苏联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政治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政治体制的保守,强化党的机关的统治,官方意识形态的危机逐步形成。”勃列日涅夫的特点是把权力抓在自己手中,拒绝改革,制造了发达社会主义理论。克格勃建立专门机构对付持不同政见者。军工综合体发展,不适应科技革命,劳动生产率落后于西方,统一的苏联人没有变成现实,出口石油天然气成为主要财源,用于购买食品和日用品。

教材对苏联体制进行了反思:“与资本主义相比,社会主义体制劳动生产率低。世界发展证明,私人经济活动保障了高的劳动生产率。官僚化的管理总是输给私人经济。官僚指挥体制不能使科学和技术成果迅速用于生产。社会主义的社会模式阻碍了科技进步。”“在生产资料国家垄断的情况下,缺乏社会政治自由和民主的基础,因为经济主体的竞争是民主和自由的物质前提。”“任何社会实践(无论是宗教教派还是社会制度)如果建立在某种人为制造的学说基础上,都不可避免地导致与怀疑者进行斗争,必须否定自由。这一斗争通过不同形式进行:从意识形态‘教育’到大规模镇压。”“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在苏联,而且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体制的危机是显而易见的。”



七、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苏联解体论述比较平和

两本教材都没有过分谴责戈尔巴乔夫,强调他的改革是对苏联体制危机的回应。教材也没有把苏联解体归咎于西方的和平演变,或者是戈尔巴乔夫搞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主要还是从体制和政策失误上找原因。

大鸨版教材对戈尔巴乔夫时期着墨不多,总共才有15页,教育版教材篇幅较长,有30页。教材强调正是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停滞,苏联出现体制性危机,到80年代初,苏联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许多新兴工业化国家,并且失去了60年代的速度优势。在信息技术方面苏联尤其落后,“甚至到了90年代初,苏联人均拥有电子计算机的数量只是韩国的10%,是美国的2%。像以前一样,在国民经济中占优势的是采掘和燃料工业。依靠科技进步的经济所占的比重只有38%,而在主要发达国家则占55%—65%”。正是国家的危机迫使戈尔巴乔夫必须进行改革。“苏联历史的最后阶段以‘改革’闻名,苏联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危机迫使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党的领导人走上了‘革新社会主义’之路,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社会主义和苏联本身存在的问题。1991年8月事件最终使苏共活动终止和苏联解体。”对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领导人走上“革新社会主义”之路是肯定的。

戈尔巴乔夫的新作风,让人们燃起了希望,但戈尔巴乔夫缺少领导国家工业的经验,对军队和外交政策也很外行,“他没有提出明确的行动计划,他把恢复列宁的社会主义原则、把社会主义与民主结合起来看成是革新体制。用行政措施加强秩序和纪律,最重要的是活跃‘人的因素’”。戈尔巴乔夫在许多方面是在延续安德罗波夫的政策,他把酗酒看成是劳动生产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1985年3月开始了反酗酒运动,这项没有经过认真调查研究而制定的政策,带来了严重后果。在80年代中期给国家造成了800亿—1000亿卢布的财政损失。戈尔巴乔夫所实行的其他许多政策也差不多,他要发展机器制造业、搞国家订货等都不成功。

苏共二十七大提出的加速战略的目标没有达到,生产效率总体处于低水平。1987年经济增长速度开始下降,加速战略实施的结果是加深了危机。国家还得需要大量资源来消除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亚美尼亚地震的后果。“改革最大的困难在于领导层并不了解自己的国家和世界。提出加速战略方针一年后,已经十分清楚,用诱人的号召无法改善国家的经济状况,领导层才开始研究经济改革纲领。”第一阶段戈尔巴乔夫没想搞政治体制改革,改革进展不大,他不是从体制上找原因,而认为是机关官僚阻挠,开始反对保守主义,大量更新干部。经济体制改革没有取得好效果,人民生活水平在下降。为了克服经济危机,苏共才开始改革,效仿柯西金的改革,制定了国有企业法、合作社法等,都无法解决问题,才决定向市场经济过渡。“1985—1991年苏联从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道路是复杂的,市场经济意味着完全废除实行了几十年的经济管理体制,但建立在激励物质生产者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没有建立起来,结果以前的经济管理体制崩溃了,新的并没有建立起来。”

公开性、非斯大林化、平反、批评苏联时期的黑暗面,试图找到摆脱危机的出路,但那些流行的作品并没有为民众提供力量。“公开性开始时并不是建立在损害官方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其口号是:‘多一些民主,多一些社会主义!’‘回到列宁!’公开性是号召建立‘带有人的面孔的社会主义’。公开性完全不意味着言论自由,这只是半自由——只能说领导允许说的,只能在允许的界限内行事。”1988年以后,在经济状况不好的背景下,工人罢工、集会,社会不满情绪发展,东欧剧变给了反对派以希望。此时电视台搞了许多电视直播节目,使民众的政治热情高涨,不再对西方的电台进行干扰,许多新报刊出版,向研究者开放了档案和禁书。“这场新的信息风暴很快摧毁了建立在官方宣传基础上的制度神话。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崩溃的进程早在6年前就开始了,但是在公开性的条件下,这一意识形态最终丧失了自己的主要作用,这一结果是改革的倡导者完全没有料到的。”

1989年春苏联进行了人民代表选举,苏共的许多候选人未能当选,169名州党委书记只有32人当选,苏共在工业中心和许多民族地区也遭到了失败。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意味着作为‘自上层’的革命性改革结束了”。苏共失去了对民主化的控制,戈尔巴乔夫面临着上有跨地区议员团、下有民族共和国大众的压力。1990年2月俄罗斯进行人民代表选举,举行大规模群众集会,要求苏共放弃垄断权力,“俄罗斯联邦人民代表的选举是1917年立宪会议被解散以后的首次真正的民主选举。结果是最高立法机关1/3的席位被民主派获得。在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选举的结果反映了党的上层的危机。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规定苏共在苏联社会起领导作用的苏联宪法第六条被取消,国家开始形成多党制”。1990年民族运动发展,苏共未能解决民族问题,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加深。1991年2月、3月,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格鲁吉亚举行了独立公投,政权危机加深。1991年3月举行全民公决,6个共和国没参加。

1990年6月12日发表俄罗斯联邦主权宣言,1991年6月12日叶利钦当选总统,克里姆林宫出现了两位总统,但两位总统不同,他们改革的目标和途径不一样,戈尔巴乔夫依靠苏共,但苏共分裂为保守派与改革派,有1/3党员退党,苏共受到叶利钦打压。1990年6月成立了俄罗斯联邦共产党,该党的领导人坚持传统立场,1991年7月召开苏共二十八大,苏共分裂成三派:激进改革派、革新派和传统派。党员从1985年的2100万降至1991年夏天的1500万。“但是党代表大会不仅没有克服危机,反而加深了危机。”“国家的事态发展表明,苏共权力削弱进程和苏联解体进程已经不可避免。”

为了维持联盟,戈尔巴乔夫在拟定的新联盟条约中给了共和国比以往多得多的权力,并决定1991年8月20日签署新联盟条约。8月19日强硬派建立了紧急状态委员会,决定在苏联实行紧急状态,但他们只掌握了三天权力。两本教材都认为此事促进了苏联解体,“8月事件促进了苏联解体。1991年8月25日乌克兰宣布独立并表示不签署新联盟条约,白俄罗斯和其他共和国紧随其后,只有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除外”。“1991年8月事件不仅意味着列宁所奠定的、斯大林时期形成的‘党国’体制的终结,也意味着苏共政治的、意识形态的、组织的崩溃和苏联的解体。”

两本教材都认为由于新思维,冷战结束了,苏联与美国的裁军进程缓和了国际和地区紧张局势,但都谴责戈尔巴乔夫对西方让步过多,许多让步不符合国家利益。媒体批评戈尔巴乔夫单方面做出让步,戈尔巴乔夫在西方受欢迎,获得了1990年诺贝尔和平奖,但在苏联的反响是敌对和冷淡的。“从冷战中走出来的超级大国只有美国,苏联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解体了。”

总之,在过去的100年里,俄罗斯经历了两次国家解体(一次是俄罗斯帝国,一次是苏联),两次大的战争(一次是内战,一次是反法西斯战争),遭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损失,因此,两本教材都认为在过去的100年里,国家走过的道路充满了英雄业绩,也有可怕的悲剧;有令人骄傲之处,也有应吸取的教训。研究和总结过去是为了确定未来的发展道路。俄罗斯实际上已经选定了未来的发展之路,这是不同于苏联模式的道路,反对激进革命,追求渐进式发展,遵循的是保守主义的传统价值观。因此,教材对苏联体制总体上是否定的,对苏共领导人所信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否定的。

(责任编辑 靳会新)


来源:《俄罗斯学刊》2018年第1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