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799|回复: 0

《军人永胜》 黄永胜回忆录的看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14-2011 22: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军人永胜》的看点
作者: 管风琴 发布日期: 2011-2-09 查看数: 3815 出自: http://www.fyjs.cn

        《军人永胜》(香港新世纪出版社出版)是一部被作者黄正称为“纪实文学”
的作品,(《军人永胜》575页)因此与回忆录和传记有了一些区别。纪实文学这几年
弄得很乱,其原因,第一不是本人的回忆,第二有了文学化情节化的加工。本人读完这
本传记文学,觉得比那些所谓“红墙作家”、“军旅作家”们写的要好一些。
        在此,我罗列出若干“看点”,作为读书心得。所谓“看点”,一是指“新”
,即新情节,新角度或者说是新说法;二是指“疑”,有疑惑有不确定感。二者居其一
,即为“看点”。以下看点以时间顺序排列。

        看点一:红三团攻占泸定桥。
        大家都知道红四团抢夺泸定桥的事迹。而《军人永胜》从黄永胜的角度写了红
三团攻占泸定桥。按照此书的说法,红四团早已赶到对岸,却面对十几根铁索无能为力
,等了“近十个小时”,听到对面桥头的枪声,知道兄弟部队打到桥头,才派出突击队
攀上铁索,爬到对岸,与红三团会师。书中写道:“在桥东没有配合的情况下,派部队
从光溜溜的十三根大铁索强攻过桥,敌人只需几只步枪就可以守得住。”“攀在桥上铁
索而过的红四团突击队仅阵亡三人,可见三团在对岸的作战发挥了多大的作用!”(
146页)
        接着,作者全文引用了肖锋对夺桥战斗的回忆文章《要桥不要命》中,肖锋本
人亲手砸断敌人炸药导火索,保住泸定桥的英勇事迹。(146页)肖锋当时是三团党总
支书记。
        作者又写到了黄永胜和红三团的大度。《战士报》刊载大渡河战斗,只讲红四
团勇夺泸定桥,没写红三团的功劳,三团就有人说“这不全面,瞎写!”黄永胜不在乎
,说军团政治部的人只采访了四团,没有采访到已经离开的三团,“宣传谁不是一样?
”团政委林龙发也说:“咱们的功劳是摆在那的,军团首长都知道,不用争也跑不了。
”(149页)
        最后,作者对此做了总结,认为“稍具一些军事常识的人们不难理解”,如果
没有对岸的策应,红四团根本打不过来。“七十几年来,全国全军只知道红四团的二十
二勇士,少有人知道当年红三团的功劳。黄永胜这一不争宣传的姿态确实反映了他不尚
功名的风度,同时却委屈了三团那些指战员和在那次战斗牺牲的烈士。”(149页)
        这个看点,不新,却令人生疑。说它不新,是因为据作者的注释,泸定桥的情
节均引自肖锋的《长征日记》和《要桥不要命》的文章。但是肖锋的这两个作品漏洞甚
多,疑点甚多,史料价值大打折扣。本人有《读肖锋<长征日记>》和《大渡桥横铁索“
悬”》的文章发在本网站,不再赘述。现在要做的是找旁证。三团黄永胜林龙发不在了
,四团王开湘杨成武不在了,当年三团机关党总支书记吴法宪不在了,红一师师长李聚
奎不在了,大渡河战斗中红一师的直接上级刘伯承聂荣臻也不在了。关于三团的夺桥战
,只剩下肖锋的生动而又具体的描写,是真是假?史有疑难可问谁?
        问书。
        杨成武的文章不算,因为它本身就是被《军人永胜》纠正的历史。吴法宪写了
回忆录,他是红三团成员,却没有记载三团的这份重要功劳,只是说,当时红四团“冒
着对岸敌人点燃桥板的熊熊大火”“发起强攻,终于占领了泸定桥。”“与此同时,我
们一师部队也在大渡河右岸,即敌人的背后发起攻击,消灭了守敌,有力地配合了对岸
二师夺取泸定桥。”(《吴法宪回忆录》上卷 72页)如果吴法宪所在的红三团夺取了
泸定桥头,他不会只笼统地说“我们一师部队”在“敌人的背后发起攻击”,“配合了
”对岸二师夺取泸定桥。因为按《军人永胜》的描述,实际上“配合”作战的应是四团
而不是三团。再说绝对些,如果三团拿下了桥东阵地,砸断了敌人炸桥的导火索,四团
根本不需要攀铁索过桥。
        李聚奎在1986年出版了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2009年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了《上将李聚奎》(作者李卫雨 陈法曾)。这两本著作均讲到了李聚奎指挥一师一团
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的战斗,均未提到一师三团占领泸定桥东桥头,阻止敌人炸桥,接
应四团过河的事情。
        聂荣臻也有回忆录,他同样没有写红一师直接夺取泸定桥头的战斗,但却提到
了三团:聂荣臻和刘伯承指挥黄永胜的红三团在大渡河沿岸“仰攻”敌人,迫使敌人向
化林坪方向逃跑。当时他们身边只有红三团。(《聂荣臻回忆录》第213页)
        黄永胜作为当事人谦虚不论功,可以理解,但他的下级吴法宪到了晚年回顾一
生艰难委屈,也依然谦虚吗?他的上级李聚奎也跟着谦虚吗?他的上级的上级聂荣臻也
如此谦虚吗?难道是他们不知道吗?《军人永胜》作者引用了三团政委林龙发的话:“
军团首长都知道”。知道了,为什么不说呢?这就是“纪实文学”的缺陷之一:读者不
知道某些关键情节是史实还是文学加工或合理想象。虽然这些情节可以令作品很生动很
吸引人。
        如果作者想得周到一些,似应披露他父亲(黄正是黄永胜的儿子)生前是否讲
过这段历史,是怎样讲的。如果讲了,那应是第一手资料,必须重点突出出来。如果没
听说,就应慎重一些,找一些旁证。不应用肖锋一人之言外加推理“稍具一些军事常识
的人们不难理解”,就将这段颠覆性历史安在父亲的身上。而且其言外之意是,谁怀疑
作者所写的这段内容,谁就不具备起码的军事常识。遗憾的是,我没有看到黄永胜本人
生前的说法。
        我读过肖锋的《长征日记》和《要桥不要命》。《军人永胜》作者肯定没有注
意到,肖锋在《长征日记》中泸定桥战斗一段,并没有记录他本人砸断导火索保住泸定
桥的巨大功劳,但却在《要桥不要命》中写出来了。按常理,这段个人功劳不管别人说
不说,自己总要记在日记中的。这个细节,是读者怀疑肖锋保桥说的重要根据。更不要
讲,那个经过多次修订补充的日记,将泸定桥战斗的日期都写错了,却一直没有改过来
。严格说,肖锋《长征日记》和《要桥不要命》可以当故事听,不能作为史料引用。《
军人永胜》作者将自己的作品定位于“纪实文学”,但“实”总要有历史真实做依据。
        如果作者仅仅因为疏忽和技术原因,未能披露黄老将军本人对此事的可信说法
,那就太好了。补上即可。

        看点之二:黄永胜调离八纵
        1947年8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成立,黄永胜是第一任纵队司令员。当
时的八纵归冀热辽前方指挥所程子华直接指挥,程子华的上级是林彪。9月,八纵在黄
永胜的带领下打了一系列漂亮仗,一扫前期作战的晦气。杨杖子一战打下来,八纵一个
纵队干掉敌人一万二千余人,歼灭蒋军第四十九军,成为黄永胜一生最得意的战例。(
271—285页)
        但是,这些战斗是黄永胜违背程子华的意志打的,“八纵不听令,不请示,不
报告,却把仗硬是打胜了。程子华找他算账,他大嗓门说我的电台忙不过来,只好先打
后报。”“终于程子华的恼火变成了火冒三丈。得罪上级的后果当然很严重。”(288
页)
        接着,《军人永胜》罗列了程子华在鄂豫皖和陕北的“左”的错误,这不算新
料。新料是周恩来曾代表党中央派程子华到红25军当参谋长,但程子华到了之后,口头
宣布自己是来当军长的,于是徐海东让出了军长位置。(289页)作者对程子华“长政
治、短军事”的特点做了评价,结论是,实际上,军事短,政治也不长。这一段描述显
然是为黄、程矛盾做背景铺垫。
        最后,程子华找林彪罗荣桓,坚持要把黄永胜调出八纵,也就是说,调出他的
势力范围。《军人永胜》写到:“林彪想了一阵子,最后与罗荣桓一商量,只一句话:
黄永胜是咱们一军团的老同志。。。。。。事情就这么定下来,把他调离八纵,换上段
苏权。”1948年1月,段到任,邱会作由八纵副政委升任政委。黄永胜离职去治肾结石
。(293—294页)
       《军人永胜》又写道:“在林彪眼中,纵队相当于一个军,几万人马,它是一
个战略级的作战单位。要用的就是黄永胜、钟伟这样有主动精神,并能打敢打的主官。
对这一点林彪想得很深很远,黄永胜的脾气要改,程子华也要改。所以林彪想来想去,
他把黄永胜派到他手中的第一流主力部队——六纵去,以结束这一场争执。”(295页)
        三十多年后,黄永胜对这件事做了反思:“那时刚打完秋季攻势,仗打得好,
因为我骄傲了,跟程子华闹了别扭。”1949年南下作战,程子华是十三兵团司令,黄永
胜是副司令,“二人就没再闹出太不协调的事来。”(295页)
        一般内地出版的党史题材著作,对党内军内矛盾大都采取回避态度,除非矛盾
一方后来成为“反党分子”。《军人永胜》详细、正面写黄永胜、程子华的矛盾,值得
肯定。但是,大段叙述程子华在历史上的过错,与两人之间的矛盾在缘由和性质上都无
直接联系,只是让读者知道与黄永胜不对付的是一个历史上总犯错误的人,似有牵强之
感。看得出,作者在此节的后面做了一番平衡和补救,落脚于双方各自改正,这是聪明
的做法。
        我将此节列为看点,一是其新意,二是其把握内部矛盾的方式。至于程子华自
任军长的事情,来源于“据红二十五军的老同志说”,全国解放后周恩来专门到大连向
徐海东了解这件事,两人当面说明,才真相大白。(289页)这当然是一个重要看点,
国内出版物是不可能写这类事情的。不过,这个看点的根据如何,还需斟酌。程子华领
命当参谋长,到任后不出示任命书(程说路上为了安全烧掉了),假传军令当军长,即
使在战乱时期联络不便,这样的做法也极有风险,程子华不担心中央追究此事吗?中央
就真的默认吗?程子华真的是这种人吗?作者将自己的作品定为“纪实文学”,从猎奇
和文学角度看,写出这一段事情很新鲜,从严格的史料考证角度讲,这样写至少是轻率
的。

         看点三:黄永胜私入香港
         黄永胜未经请示,私自化装潜入香港玩了三天,早已周知。但在正式出版物
中详细披露出来,还是第一遭。
         1950年春,十三兵团文工团请示上级,要派人到香港采购乐器。兵团司令黄
永胜心思一动,有了趁机到香港一游的念头。他找来49军政委袁升平和44军政委吴富善
,鼓动他俩跟着一起前往,并打包票,将来如果出了事,袁、吴二人可以说上了黄永胜
的当,以为是到香港执行特殊任务。他们打算来去三天,神不知鬼不觉可以瞒天过海。
不巧,第二天中南军区就找黄永胜有事,篓子捅大了。(433页)
         先是谭政,把黄永胜“一顿狠批臭骂”,“你要是被人家一枪干掉了,那就
好看了,多光荣!我们军区他妈的连你们的追悼会都准备了,真没脸开啊!你们差点给
蒋介石送一个庆功大会你知不知道?”中南军区发通报对黄、袁、吴三人进行公开批评
。林彪又召见黄永胜训斥一番,问他到香港干什么去了?黄答:“我看地形去了。”林
彪警告黄永胜,只此一回,胆敢再违反纪律,撤你的职。罗荣桓批黄永胜,三名中共高
级干部送上门去,要是让人家绑架了,你负得起这个责任吗?你负得起我们还负不起呢
!《军人永胜》写道:“黄永胜未经请示私自跑去香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可是开了
‘先河’。对他此举,说什么的都有,他却施施然不太当回事。”(433—435页)
         《军人永胜》叙述这一段,充分发挥了纪实文学的长处,生动形象。书上还
刊出了黄永胜西服革履打着领带双手插兜在香港影楼拍的相片,真有些顽皮得意的神态
。撇开文学成分,黄此举确有鲜明的性格特征,这个“先河”无后人敢趟。
          这个看点在于,高级军事干部私自跑到敌区游玩,竟没有受到处分,也未影
响升迁,确实出人意料。对比陈光,在对港工作中出了些纰漏,上纲上线又批又整,看
得出黄永胜在林罗心目中的分量。这件事甚至没有留下后遗症。九一三后黄永胜和济南
军区政委袁升平先后倒台,私赴香港一事也没有被提起。
          最后要提到,书中这一节的标题是:“广州轶事(一)——去香港看地形”
。很有幽默感。可惜的是,黄永胜三人在香港究竟怎样消磨时光,我们还是不得而知;
他们是如何进出香港敌我两道边卡的,我们也不得而知。

          看点四:十三、十五兵团指挥机关对换
          朝鲜战争爆发,军委组建东北边防军,欲调驻中原地区的十三兵团38、29、
40军入朝参战。此时黄永胜是十三兵团司令。结果,军委将驻在广东的以邓华为司令员
的十五兵团机关与十三兵团机关对调,黄永胜的十三兵团司令部改为十五兵团司令部,
到广州去领率十五兵团部队;邓华的十五兵团司令部改为十三兵团司令部,带着38、39
、40军赴朝参战。这个少有的临阵换司令部之举引发长期的议论和猜测。网上评述也很
多,大致是说,林彪认为邓华更能打仗,所以换掉黄永胜。
          《军人永胜》的这个看点,是第一次以黄永胜的语气,以指挥机关的理由解
释了这个调换。1950年5月,军委令十三兵团免兼广西军区,黄永胜与兵团政治部主任
杜平两人带着三名秘书参谋人员北上河南,负责指挥陆续调到河南的38、39、40军,实
际上是重新组建十三兵团。原十三兵团吴法宪等人有些调入空军,有些留在广西。正在
此过程中,朝鲜战争爆发,作为战略预备队的十三兵团被首先选中出国参战。但因为其
指挥机关组建不全,因此将十三、十五兵团的司令部来了个对调。(421—422页)
          《军人永胜》这样分析:“四野十二兵团机关又去北京变成了军委海军机关
,十四兵团又早就在北京组成了军委空军机关,原来四野的四个兵团,除了十五兵团是
唯一健全的外,还剩下一个由湖南起义部队组成的二十一兵团,那绝不可能在考虑之列
。”“从其他野战军调一个兵团机关来?率领四野这三个军?显然这是荒谬的设想。”
“那麽唯一的选择,当然是让十五兵团机关,带着十三兵团这三个军去东北了。”(
422—423页)
           我认为这算是一个合理的解释。如果认为黄永胜打仗不如邓华,把邓华与
黄永胜对换就可以了,顶多带个几个参谋秘书。军事主官的调换并不罕见,黄永胜不就
从八纵调走了吗?后来不是又回到八纵(45军)了吗?但前所未有的领率机关的对换,
应该不是军事主官个人的问题。时间紧迫,与其组建一个司令部,不如调一个现成的来
,可以说得通。
           为什么不把十五兵团机关交给黄永胜呢?《军人永胜》以黄永胜的口吻解
释道:邓华与指挥机关之间不需要熟悉适应,他们只需要与各军熟悉,“主官加指挥机
关就是一支部队的脑袋,脑袋合适了,全身才灵活有效、有力量。”“如果由我来当这
个主官,与十五兵团机关间就首先要适应,兵团机关与各军间,还需要适应。这样,不
适应的层次就是两个。时间紧、任务重,怕就不那麽好。况且四野的各个军,在南下作
战中,有不少军就是一会儿由这个兵团指挥,一会儿又由那个兵团指挥,一会儿还由野
司直接指挥,林彪早就把他们搞得适应了这种方式。”(423页)
          《军人永胜》以黄永胜的语气叙事,还有很多处。对于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
,黄永胜从“战略思考”的角度评论了四野对中国革命和远东局势的贡献:朝鲜战争爆
发半年以前,中国刚刚结束内战,从大陆赶走了国民党。“如果1948年东北锦州攻坚,
不是打得那麽快那麽彻底,或是辽西会战没有抓住廖耀湘,解决东北少说拖上半年,平
津战役就不可能在1949年初完成;那麽建国必定也会晚上半年一年,结果到1950年6月
朝鲜战争一爆发,国民党如还在大陆上有一片立足区域,与共产党对峙,是个什么局面
?”“国共两党会不会划界分治?”这个想法令黄永胜“不由惊出一身冷汗”。(436
页)
           说实话,本人不大相信这是黄老将军的水平。都知道,朝鲜战争是金日成
在斯大林的鼓动下挑起来的。金日成敢打南朝鲜,斯大林同意他打南朝鲜,大前提是中
国革命的胜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四野和东北战场确实对中国解放战争的早日
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以此来推定如果不是四野在东北的表现,朝鲜战争将会导致“
国共划界分治”,还“惊出一身冷汗”,这就有些过分了。即使是纪实文学,也要尊重
作品主人公的真实形象。最令人担心的是,作者会不会将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借“纪实文
学”主人公之口说出来。当然,如果这确实是黄永胜本人的想法,公开出来也是一件好
事。至少,这个一家之言也算一个看点。

           看点五:黄永胜拒当常委
           1968年3月,黄永胜接替被打倒的杨成武担任总参谋长。黄永胜不愿意在乱
世中接这个摊子,完全可以理解。但林彪告诉他,本是要他和杨一样代总长,如果不适
应还可以回广州,但毛泽东亲笔将“代”去掉了,黄不得不从。(516—518页)
           1969年4月的九大,毛泽东有意让黄永胜当中央常委,“得到了中央几位巨
头的首肯。”这次黄永胜坚决不干了。《军人永胜》说,黄永胜拒绝的理由有三个:第
一,不让江青和他一起进常委;第二,常委水深,他当不了;第三,林彪没表态。于是
,“他这次有了充足的反应时间,就使出浑身解数,硬是把这个高的吓人的权力职务,
坚决而又坚决地给推掉了,只当了政治局委员了事。”(522页)
           黄永胜不当常委,头脑是清醒的。黄宁愿自己不当常委,也不让江青当常
委,甚至还联络军委办事组的人在中央委员选举时故意不投江青的票,此事传得很广,
《军人永胜》也写到了。(541页)我把此节当作看点,是想研究一下黄不当常委和江
青没当常委究竟有何关系。
           目前我看到的出版物对此事最详细的披露,出自《吴法宪回忆录》。根据
吴法宪的说法,九大期间毛泽东要周恩来、康生和黄永胜组成三人小组,分头征询对中
央政治局和常委人选的意见。这一安排表明黄永胜是毛心目中下一届常委的人选。江青
看出苗头,找黄永胜说,我要对毛主席提出让你当常委,黄谢绝了。以后,周恩来和林
彪也先后婉拒江青的意图。吴法宪说,毛泽东对黄永胜和江青当常委的事情,有自己的
态度。对黄永胜进常委,毛泽东说:“我没有意见,你们去安排,但是江青不能当常委
。”(《吴法宪回忆录》下卷745—746页)黄永胜力拒常委职务,他对林彪和周恩来说
:“党内老同志多,选我当常委不得人心。”“在黄永胜表明自己态度以后,林彪和周
恩来经过考虑,都同意了他的这个意见。随后,毛泽东也表示同意了。”(《吴法宪回
忆录》下卷 746页)
           对于黄永胜拒当常委,吴法宪做了评论:“说到这里,不禁想起九一三事
件以后,一些人说黄永胜‘一心想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话。一个‘一心想篡夺党
和国家最高权力’的人,居然放着现成的中央常委都不去当,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吴法宪回忆录》下卷746页)
           根据吴法宪的回忆,常委人选问题有两个要点:其一,黄永胜进常委不是
毛主动的提议,而是“没有意见”。据吴法宪说,提出这个建议的是康生(746页)。
其二,毛泽东的态度是,无论黄永胜进不进常委,江青都绝对不可能当常委。几年后,
江青向毛泽东发牢骚:九大后我基本上是个闲人,证明毛没有让江青在九大上做常委的
念头。读者从《吴法宪回忆录》中看不出黄永胜推让常委职务和江青当不上常委有何因
果关系。
          《吴法宪回忆录》和《军人永胜》在这个问题上的叙述出现了差异。吴是九
大会议的当事人之一,而黄是常委问题的直接当事人之一;吴是亲身回忆,而《军人永
胜》是“纪实文学”。我无法判断这其中的差异是怎麽回事,但正因为如此,它是一个
看点。

           看点六:黄永胜议论林彪出走
          《军人永胜》收录了黄永胜父子的问答对话。“爸爸,你最好的上级是谁?
”“如果不算毛泽东,那就是罗帅了。还有一个是陶铸,在广东我们配合得很好,我很
尊敬他。”“为什么不是林彪呢?”“林彪当然也是我最好的上级,可是,哎。。。。
。。他跑什么跑嘛!”(538页)
           接着,黄永胜又给儿子解释为什么在九一三后烧照片烧文件:“我看见林
彪的照片我就来气,你好好的跑什么嘛?你跑了,我们还说得清楚吗?”由于东西多,
照片又不好烧,以至于把卫生间的缸都烧裂了。(548页)黄永胜等人烧文件烧裂马桶
的说法得到了证实。
           确实如此,林彪跑了,是向敌国苏联的方向跑的,令他的忠诚下属们有口
难辩。黄永胜不承认当时如果认真做检讨就可能没事的说法:“我才不相信那些话!覆
巢之下,安有完卵?国防部长跑了,总参谋长能脱得了干系?我在那个位置上,在劫难
逃!这是检讨就能过关的事?”(548页)这应当是黄吴李邱四人的共同感慨,但如此
直截了当说出对林彪的抱怨之语,目前唯有《军人永胜》。黄永胜大声咆哮:“他妈的
,跑什么跑?!”(563页)
         “跑什么跑?!”这是受到林彪拖累的当事人的肺腑之言。他们在前方搏杀
,猛然回首,指挥官却偷偷跑了!现在,有人歌颂林彪的逃跑之举,什么对抗毛泽东啊
,什么用实际行动宣布文革破产啊,什么叛中共不是叛国啊,等等。黄永胜的“跑什么
跑?!”既是问号,又是惊叹号,回答了那些自作聪明的议论。
           因此,这是一个看点。(全文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