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燕云:该死的户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5-25-2009 13:43: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http://www.my1510.cn/files/my1510_3173/4288254749.jpg

作者:燕云 | 评论(6) | 标签:所见所闻

为取得北京户口,20多岁的央视女记者张某被“国情局局长”骗财、骗色。日前,假冒“国情局长”的程朝俊一审被判刑10年半。2007年底,程朝俊提出聘用张某为《国情内参》的兼职编辑,并要求其保证“必要的时候为国家利益奉献肉体”。而张某的北京户口迟迟未办成。

这是我昨天看到的一条很好笑很可悲的新闻,我记得此前还看到警方从一倒卖户口的骗子家里搜出了著名导演王小帅的相关资料,那条新闻暗指,一个著名的导演也是要为北京户口花些散碎银子的。

户口这东西很重要,很重要,户口把我们限制圈定在我们户口所在的范围内,这很符合农耕文化的特点,对土地的依恋依赖使我们不能离开生养的土地,我们只能一辈子附着于土地刀耕火种繁衍生息。

事实上,土地已经失去了从前那么厚重的文化感,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土地,到比远方更远的地方去追寻自己的理想,去开掘自己的梦想。到天子脚下的被称为“北漂一族”,这个称呼算好听一点的,那些与土地有着最天然最亲密关系的农民朋友们多半被称作外来务工人员,甚至叫外地流窜至京的三无人员。

咱不说农民工朋友,据我所知,自从党中央国务院将服务三农作为工作重点以来,农民工朋友的日子好过多了,义务教育阶段上学的孩子不用花钱了,在北京城读书也没有哪个学校敢顶风作案收取农民工子女的借读费了,咱就只能说说俺们这些尴尬的城里人了。

我有个朋友曾经问我能不能帮他把北京户口搞掂,他愿意为此拿出现大洋10万块。我这朋友工作年限不长,不是能挣钱的行业,10万块钱也得拼老命了,但他敢于豁出老命搏一北京户口,可见户口比老命厉害。不过我没这野路子,就是有这野路子,燕小云同学不也外地进城务工人员吗,那也得先己后人吧。

要北京户口最现实的好处主要是儿女上学,在大多数中国人还是低收入水平的情况下,孩子读书所花的费用还真跟咱收入水平不太成正比,尤其是京城外的户口(其它城市概莫能外)。上周还有个国家部委的朋友跟我说,现在上学都一视同仁的,都不多收费的。我乜斜了他一眼,您说的是国家部委领导的孩子吧,或者是跟你们有关系的孩子吧?不收费?不收命就算对得起你了,当然,没哪个学校领导傻到明目张胆抗旨不从,借读费不是现在,是多年前就不叫借读费了,都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啦,改个赞助费还不简单吗,关键,注意,关键在于家长必须向学校写保证:我自愿向xx学校捐赠xxxxxx人民币,用于学校现代化远程教育改造所用(用途明目繁多,不一而举)。自愿就表示这泡口水是你自己吐出去的,吐出去的口水你还能自己把它舔回去吗,不丢人不寒碜不是不讲最起码的游戏规则吗。

我这人得过且过,孩子上学要交钱就交,能少交就少交,不就是上个学吗,收费太昂贵的咱不去不行吗?但就是要上学,所以即便是交费咱也还得交了上。小来同学最近这两月迷上了乘公交车去同学家玩,为了锻炼小来同学独立生活的能力,我是充分支持她这种行为的,大不了在她兜里多揣几个钱儿,实在找不到路就实施二号方案:打车。可小来同学很争气,转车都没转错过,她回家得意之下也有小瑕疵小微词,说是自己乘公交比别的孩子花费高,人家的学生卡可以直接刷卡,她的学生卡就没那功能。我先前以为是她没有充值的原因,后来才知道,她的学生卡根本充不了值,也就是说,发给她的学生卡从一开始就与众不同,原因很简单,她不是北京的小人儿。

我说了,我是那种得过且过,小事情上不太较真的人,让办暂住证就办,让交赞助费就交,咱们老百姓可不就是这个被鱼肉的命吗,但我的朋友阿拉丁就没我这样好脾气,大约两年前的六一儿童节,阿师傅锥心泣血地给她女儿写了篇博客,其中有这么一段:

“孩子,现在已经是六一了。爸爸想对你说:即使快乐不起来也要快乐,你睡得很香,你今天晚上没有踢被子。也许你醒来的时候,就没有户口这种东西了。

孩子,我可以对你发誓——我不会花任何一分钱去试图给你办一份北京户口。不会为你交一块钱赞助费,不会为你上学的事求任何一个人。假如没有学校接收你,爸爸可以辞职在家和你一起读书。到时候咱们光读好玩的书。我保证不出什么试卷考你。

咱们把省下的钱给律师吧,让律师帮咱们告这个狗日的制度。咱们一起努力,不让户口和歧视之间划等号。你得有信心,户口这个东西会消失的。就像美好的东西会死掉一样,丑陋的东西当然也会死掉的。”

这是一个愤怒的父亲的心愿,也是很多无可奈何的父母和孩子的心愿,我诅咒狗日的短命的该死的户籍制度见鬼去吧!

可是,当阿师傅的女儿一觉醒来,这该死的户籍制度仍然保持着垂而不死的姿态,偶尔一坚挺,还能逼死人,我要记忆没扯拐的话,去年有个非婚生17岁女孩因为没有北京户口不能报名高考而服食了自制的亚硝酸盐胶囊自杀,有人问她为什么要自杀?白皙秀气的女孩脱口而出一个比喻:“就像一群乌龟都有尾巴,而有一只没有,就觉得别扭。”

像这种非婚生子女上不了户而不能上学不能就业的事还很多,我曾经在电视上看过一个非婚生孩子因为没有身份证无法打工被迫混迹社会,最后不是杀人了就是放火了,反正是危害社会了,我当时就指着电视机大声喝问了一句:难道不是这个该死的制度害死了他吗?可惜没人听见没人搭理。

我家小来很快也该混进中学生队伍了,有人问我将来咋办,我说走一步看一步,看不到光明就凉拌,咱单位不叫我回去,咱北京又不给户口,咱中国的户籍制度还继续垂而不死,我家小来拿北京的教材回去参加四川的自主命题考试,那是铁定考不上大学的,考不上大学就只好被迫出国留学,娘的,出个国,留个学,都是被逼的,啥世道啊?!为了小来搞不好只好被迫出国留学,我不得不从现在起节衣缩食,省吃俭用,做好两手抓两手都不硬的准备。

有人问过这样的问题:如果上个世纪初湖南的毛泽东、安徽的胡适、陈独秀、四川的朱德、邓小平都被户籍所困,中国的历史会不会改写?这已经不是个问题,中国的现代历史,现存的社会制度不就是这些人一点点写成的的吗?不过我们仍然寄希望那些人不如鸟的制度会有改变,据说北京的维权律师和学者近日联合开办了一份名叫《户籍观察》电子刊物,希望能藉此推动中国的户籍制度改革。创办刊物的律师认为,户籍制度改革再不有效落实将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之一。惟愿这份刊物不会意外夭折,更惟愿这份杂志在户籍制度改革中确有推动力。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6个评论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